下一篇4 2018年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海宁市社:以“三位一体”综合平台引领乡村振兴


    2008年,浙江省海宁市供销合作社率先在嘉兴市探索建设具有“三位一体”功能的农合联,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自2014年始,根据省、市党委和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新体系为突破口,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农合联建设联动起来,找到了新形势下合作经济发展之门。

    农合联体系全面提升

    运营制度逐步完善

    海宁市社抓住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省“三位一体”改革推进县的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提升“三位一体”农合联经济组织体系,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共建共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组织体系完善提升。2016年,市社在嘉兴市率先实施市、镇两级农合联组织提升工作,并进行了会员数据库建立、会员星级评定等工作。目前,全市已形成1个县级农合联、12个镇级农合联和702个会员组成的农合联体系。

    治理体制逐步构建。市社先后恢复供销合作社“三会”制度,建立了市农合联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依托市社组建农合联执行委员会,内设“一室三部一公司”。以农合联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开展农合联组织机构、内部制度、会员管理、服务功能的规范建设。

    合作制度完成组建。市社将农合联两项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已顺利完成农民合作基金、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其中,农民合作基金规模达1000万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两项制度的组建,进一步夯实了合作经济发展的基础,使市社的“三位一体”改革走在了嘉兴市前列。

    实体运作扎实推进。市社根据涉农部门剥离的经营性服务事项,组建了公益性服务实体或经营性服务实体,主动承接农村环境整治、水土治理、统防统治等10项政府委托服务和基本农药零差价销售、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5项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全市镇级农合联都已实现实体运作。

    为农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市社顺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植典型、示范引导,大力推进为农服务“四大体系”扩容提能,全面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2013年,市社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农药零差价销售和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构建了以农资公司为龙头,农资示范店、放心店和县级“网上庄稼医院”为网络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该典型经验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获得一致好评。2017年,市社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农机作业面积达2万亩、统防统治面积达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2万亩。同时,市社抓住列入省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市的机遇,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同时,投资近4000万元的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已动工。

    农副产品城乡商贸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社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平台,探索农产品“批发+展销+配送+农超+农户”的复合多元购销模式。2017年,农产品销售额达30亿元。市社通过举办“农博会”“水果节”和产销对接会,为农业主体免费提供农产品展销平台,年销售农产品金额达600余万元。同时,鼓励农合联会员探索“互联网+”方式经营农副产品,每年电商销售额可达1000万元。自2012年开始建设占地133亩、投资5亿元的新农批市场,一期已投入使用,二、三期将于2018年投入运行。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市社积极探索涉农担保服务模式、农村资金互助模式、农民合作社内部担保等农村合作金融新形态,推进信用合作多元化。诚信农业贷款担保公司于2016年通过股东增资,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自公司成立来贷款担保额已达7亿元;农村资金互助会建设取得突破,两家农村资金互助会稳妥运营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完成家庭农场信用评级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推动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内部开展互助融资,每年为社员(农户)提供担保达1000余万元。

    美丽乡村环境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市社主动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市“美丽镇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开展“资产盘活年”活动。市社和各基层社资产处置全面启动,5个基层社完成资产处置协议签订,市区需腾退拆迁资产处置高效完成。全面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1019万只(瓶),处理病死畜禽47.5吨。以投资1.2亿元的再生资源市场为平台,大力推进市区“平台+流动收购”运营模式。目前,有17家经营户进场经营,年市场交易额约1.7亿元。同时,依托市场和协会设立废旧商品回收服务中心,设置回收服务热线并与96345联网运行,开设门户网站,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回收体系。

    (海宁市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