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凤冈茶产业: 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 任明华 付小海

凤冈茶山。

    自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贵州省凤冈县,切实将产业扶贫抓到实处。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产业带动  助力脱贫增收

    要脱贫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凤冈县确立了“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以茶奔小康”和“人均1亩茶”的发展目标,用茶产业推动扶贫战略落地。

    “目标确定了,一届接着一届干,越干越让我们认识到,发展茶产业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说。

    永安镇田坝村,是凤冈县茶产业的龙头,这里出产的锌硒有机茶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了欧盟481项检测指标出口欧洲,同时打开了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市场。这里的农民种茶有收入、采收有收入、制茶有收入,在茶园景区开办农家乐也有收入。据统计,在该村2125户农户中,拥有千万元以上资产的达6户,百万元以上资产的达200余户,农民拥有家庭轿车600余辆,早已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家家奔小康。

    为实现产业致富,凤冈县做了很多。2003年以来,凤冈累计出台茶叶优惠政策文件20余份,平均每年整合资金投入茶产业发展超过3000万元,涉及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多个环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八大转型”工程,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凤冈县通过茶产业项目,带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亿元,社会资金20亿元以上,解决了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保障了农村用电需求,农村通讯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光纤网络全面普及,移动电话惠及农村每个家庭,建设黔北民居12000余栋,建设小康房800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企业助推  着力提质增效

    2017年,“凤冈锌硒茶”专卖店新增15间,累计达到260间;新增网店5家,累计达到65家;新增5家出口企业,累计达到9家,全年共计出口茶叶2900吨,出口金额达到3.5亿元。

    “茶叶出口量的增加,解决了销售的问题,对茶农、茶企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2016年签订出口茶叶订单200吨,今年达2900吨,在这几何倍数增长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常抓不懈和因优良品质得到的消费者的认可,以及企业的多元化渠道的拓展助推。”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汪孝涛说。

    贵州凤冈盘云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做出口茶叶为主的茶企,2017年出口干茶6万多斤,销售额360余万元。“盘云今年能有这么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与我们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我们专业合作社的茶叶能出口,也得益于与他们的合作。”凤冈县云露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成华说。

    据了解,自全县脱贫攻坚大决战打响以来,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按照“企业+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指导建立起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脱贫协议书,每个有基地的茶企在实施茶园冬管用工时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格执行“三优两免”扶贫制度,即用工时优先聘用企业加工区域内的贫困茶农、优先收购加工区域内贫困茶农交售的茶青、加工区域内贫困茶农的茶青上浮5%优价收购和免费提供技术、免费提供农药。截至目前,茶企业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茶农6463人,免费提供肥料、农药等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同时,茶企参与全县脱贫攻坚捐款100余万元,43家规模企业还参与了“百企联村帮户”行动,定点帮扶了43个村。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凤冈县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野岭变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茶园,青山变金山,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电脑、摩托车、轿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面貌精神振奋、笑语声声……

    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为凤冈县这块厚重的黄土地带来了真金白银,更为之加注了不断向前的力量,增加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使得凤冈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路凯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