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基层供销合作社重在紧密联系农民
讲述:山西省浮山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梁高峰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通讯员 李宏伟

    浮山县位于太岳山南麓、临汾盆地东缘,是山西省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全县经济产业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业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粮食及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50万亩左右,牛、羊、大牲畜等养殖业迅猛发展,小杂粮、干鲜果等种植业稳步提升,是全省重要的小麦商品粮和优种改良羊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农业人口有10.9万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

    作为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山区县,如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成了浮山县供销合作社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基层社与农民服务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是浮山县社为农服务的最好抓手。其实解放以前,基层社已经在为农服务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浮山县寨圪塔供销合作社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1943年,依靠一条扁担、两个竹筐起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磨练,依靠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执着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在服务“三农”、方便群众、发展经济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个由“扁担精神”创社而闻名全国的先进老典型,曾被誉为“全国财贸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推进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扁担精神”;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如何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根据浮山县社的实际,必须不断壮大基层社的实力,全面提高为农服务的社会化、规模化水平,积极开展农产品购销和农资供应规模化销售服务,以服务规模化助推农业产业化,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底,浮山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浮山县恢复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通过社会力量办社、开放办社等方式,加快恢复基层社建设,以此来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同时,《意见》也要求,恢复重建的基层社要广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形成“造血”功能;逐步恢复服务功能,积极建办为农服务社,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各种有益于农民生产生活的服务。

    《意见》的出台,为浮山县社提出了工作要求,也指明了工作方向。浮山县应设9个基层社,原有4个“空白社”。按照“ 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吸纳当地农资服务部等经营主体,通过合作共建形式,顺利完成了北韩供销合作社的恢复建设工作。同时,为改变另外5个基层社曾经不同程度存在的“僵尸”现象,县社从办公场所、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统一标识、人员培训、账目设置等方面对全县所有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了规范改造。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融合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初步实现了基层社与涉农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在“僵尸社”的重建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浮山县北王供销合作社领办了爱国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城关供销合作社领办了新供合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寨圪塔供销合作社领办了寨圪塔药材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合作社均规范使用供销合作社标识,接受供销合作社业务管理,独立开展经营服务活动,统计指标统一纳入供销业务范畴。各经营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三会”制度得以完善,累计吸收入社社员达180余户。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爱国惠农、响水河、常吉3个惠农服务中心以及寨圪塔惠农服务站和响水河、北王2个庄稼医院,采取一站式服务,开展“保姆式”“菜单式”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托管服务,土地托管面积达1005亩,服务土地面积达l万亩以上,大大提升了为农服务的实力。

    为了让基层社的功能更加完善,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县社通过开展资金互助,使基层社初步实现了“八有”。作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资金互助试点单位之一的爱国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健全了一整套规范的农村资金互助规章制度,成为了真正“有社员、有股金、有红利、有服务、有产业、有金融、有流通、有合作”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到一年内,合作社注册资金由1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入股社员由10余户扩大到13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106户,资金互助服务社员累计达到702户,服务范围涉及11个行政村1300余户农民,帮助社员户均增收540余元。在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基层社及其创办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获得较快发展,全县新增入股入社农户1003户。

    此外,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县社依托源源旺公司,把电子商务与基层社结合在一起,借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和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农芯乐”平台,完善了县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外观装饰、统一服务承诺”的标准,创建了8家源源旺连锁店(体验店),让村民足不出村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目前,县社牵头争取了由县委、县政府投资280万元的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建设项目,依托项目建设结合区域优势和供销合作社业务特点,寨圪塔供销合作社已开始着手打造集“传统教育+吃、住、游、购”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和寨圪塔“扁担精神”品牌社,并适时推出剪纸、根雕、端午茶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和天然食用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基层社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

    随着基层组织的不断完善,如今,浮山县社根据新时期山区农民群众不同的利益要求,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和销售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收购到村、供应到户、服务到家”。这不仅让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体会到供销合作社的价值和作用,也使供销合作社本身通过服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初步实现了“供销搭通顺、多业发展、合作共赢、惠农利农”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