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精准扶贫的“十堰样本”
——十堰农商银行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纪略
□ 叶 松 熊 巍

    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在助推十堰市精准扶贫工作中,十堰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打造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十堰样本”。

    2017年9月5日,全国金融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上,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功不可没。”

    2017年9月28日,湖北省农商银行“三大银行”建设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十堰召开。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亚华指出,“十堰农商银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有创新、有发展,全省农商银行要进一步学习、借鉴、推广、复制十堰的先进经验,以十堰为标杆。”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截至2017年末,十堰农商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38.6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7.7亿元,全市近九成扶贫小额贷出自农商银行。与此同时,建立“三站”1720个,向扶贫结对村爱心捐赠219万元,坚定践行了“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的承诺。

    38.6亿元贷款:

    真心服务解难题

    “我的茶苗基地在建设初期,农商行主动对接为我发放贷款200万元,目前苗圃基地每年出圃优质茶苗2000万株以上,每年能解决60名贫困人口就业,可实现人均增收近2万元。”竹溪汇湾镇产业大户、创业致富带头能人吕祥贵说。

    为解决广大贫困户无脱贫路径,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现实困难,十堰农商银行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立足于“开发式扶贫”的理念,将贫困户、农商银行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相关组织一线串珠,先后创新推出针对保险合作的“贫困户+农商银行+政府基金+保险”、针对担保基金的“贫困户+农商银行+担保基金”、针对经营主体的“贫困户+农商银行+经营主体”等独具特色的扶贫贷款十大模式,并将“十大模式”统一编印成册,册中有模式、有解释、有事例,在全市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全面加大产业扶贫带动作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先后推出“农保贷”“农担贷”“订单贷”“循环贷”“易续贷”等信贷产品。房县农商银行开发了“托起梦想·小康贷”产品,共发放贷款4295笔2.9亿元;竹山农商银行结合该县“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发了“十星户速贷通”产品,共发放贷款1479笔1.7亿元;竹溪农商银行针对林权贷款开发了“绿满园”产品,共发放贷款1300万元,安置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累计达2200余人次。

    为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全行重要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全年先后开展现场调研督办20余次、金融精准扶贫现场会4次、展评会1次、督办会10余次,并出台“八快四有”举措,全面提升扶贫工作质效。“八快”,即思想提升快、宣传发动快、建档授信快、小额贷款发放快、贷后服务快、政策协调快、作风转变快、监督检查快;“四有”即有量、有质、有声、有色。郧县农商银行与郧阳区政府合作,全国首创“一张保单保全城”,竹溪农商银行首创“一趟路四个证七个字”做法,7天放贷5419万元。

    截至2017年末,在“十大模式”推动下,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向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等8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6.8亿元,有力支持了茶叶、烟叶、木耳、绿松石等多个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年发放贷款6.3亿元。

    在农商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下,全市各县、乡镇都形成了特色产业带,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1720个站点:

    真情融入暖心窝

    “真没想到,农商行还亲自上门为我们办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就能多养一些马头山羊,实现脱贫更有希望了。”2017年11月29日,郧西农商银行上津支行行长陈道斌在上津镇伍裕坪村贫困户王茂平家中,与其签订5万元贷款合同,并现场发放贷款,王茂平感动地说。

    十堰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全省9个深度贫困区十堰占了5个。如何打通瓶颈,让广大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十堰农商银行始终融入真情,注重实干。

    去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成立109个扶贫工作专班,组建133个468人参与的扶贫服务小组,联合村组干部分组分片深入456个贫困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建档,实行现场办公、挂图作战。同时,加快“三站”建设,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400个、村级惠农服务站361个、普惠金融网格化服务站959个,将政府、保险公司、农商银行网格化责任人固化上墙公示,公布联系电话,方便贫困户咨询联系,全面构建起以物理网点为骨干、村组平台为支点、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为补充、移动金融服务为延伸的便民服务网络,让广大贫困户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

    “虽然鞋子沾满了泥,但与群众的距离近了,感情亲了……”十堰农商银行驻老人坪村扶贫工作队长张化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该行不断优化扶贫贷款流程,全面推行“下楼‘贷’客、明码标价、促成交易”服务模式,将各支行办贷平台设在营业大厅,将贷款品种、申报条件、办理流程等上墙公示,通过媒体宣传,让贫困户提前知晓贷款流程。在公示牌下方增加了二维码,用手机即可预约贷款。对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要求及时受理,贷款限时3个工作日发放到位,确保广大贫困户“贷得到、贷得快、贷得好”。

  带着深情出发,带着责任走访,将服务办到贫困户的家门口,十堰农商银行把精准扶贫作为党心、民心、良心、放心工程,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农商银行的浓情浓意汇入一股暖流,温暖着广大贫困户的心窝。

  219万元捐资:

  真“金”相助促脱贫

  “有了农商银行这个大后盾,我才能摘掉帽子,脱贫出列。”2017年9月12日,在十堰农商银行扶贫结对村——房县万峪乡老人坪村,贫困户刘军说。

  刘军是因病致贫的典型贫困户,该行与其结对帮扶后,帮助他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烟叶,并为他办理了精准扶贫贷款,2017年刘军顺利实现了脱贫。

  “要把每一个扶贫结对村打造成全市精准扶贫的样板,充分彰显农商银行的责任与担当。”在扶贫结对村老人坪村走访时,十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思爽对驻村扶贫工作队提出了要求。

  两年来,全市农商银行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在全行深入推进“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活动,成立100余支党员服务小分队, 890余名在职党员与27个扶贫包点村2000余名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派出专职第一副书记每月驻点15天以上,全力帮助扶贫结对村解决实际问题。

  “2016年春季,十堰农商银行为我校捐资2.6万元,解决了全体师生的饮水问题,2016年12月,又为我校捐赠40套新被子、4台空气设备,改善了师生洗澡、取暖等生活问题……”老人坪村小学负责人说。

  2017年11月1日,在老人坪村小学,十堰农商银行董事长朱思爽再次代表该行现场捐赠交付了12台空调、5台电脑、1台放像设备及36950元“扶贫日”捐款,进一步帮助该校师生们改善教学及生活条件。

  在郧阳区骆庄村,郧县农商银行与该村结对成为脱贫帮扶单位后,在人力、资金、信息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骆庄村一年一变样。如今,该村环境更美了、山坡变绿了、道路变宽了、村民变富了,2017年年底,126户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

  在房县万峪乡大堰河村,房县农商银行先后对该村100户350名帮扶对象进行了产业发展扶持与指导,及居住环境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发放扶贫贷款200余万元,并捐资10万元用于民生项目建设。

  “农商银行来自于‘三农’,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和历史以及支持农商银行发展起来的贫苦乡亲。”朱思爽在扶贫工作督办会上多次说。

  两年来,全市农商银行坚决落实扶贫社会责任,向扶贫结对帮扶村累计捐助帮扶资金219万元,解决实际问题400多个,帮助培植特色养殖、名优烟叶、高山果蔬等产业40余个,帮扶1600多名结对贫困户率先脱贫,房县老人坪村、郧西龙潭河村、郧阳骆庄村等多个贫困村均已达到整体脱贫出列条件。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将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大精准扶贫支持力度,确保2018年末全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到60亿元,助推全市打赢扶贫攻坚战!”朱思爽语气坚定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