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地的儿子
——追记原山西长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青
□ 本报记者 刘小萃 通讯员 任哲峰

    走得太过突然,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却永远留下了他对“三农”事业的浓浓深情。

    时间定格在2017年12月9日。

    那一天上午,他还在右玉县长青村镇银行(由长子农商银行主发起设立)做工作报告,下午12时44分就在山西省右玉县人民医院与世长辞。得到消息的人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整个会场一片哭声。他就是原长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青。

    投身金融行业33年。风里来、雨里去,不论在哪里,他心中始终充满着一团火。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金融战线工作很光荣,为农村金融作贡献很值得,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

    受人尊敬的“李师傅”

    长子农商银行的老员工都知道李海青的另外一个称呼——李师傅。这个亲切的称呼,缘于他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

    李海青喜欢钻研,他说:“干金融这一行,光热爱还不行,还要时时更新观念,学习新技术,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多年来,他一直把学习和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放在首位,每当工作之余和节假日,他不是在家看书,就是在办公室研究业务。

    由于学习刻苦认真,积极探索与钻研,李海青对会计专业知识非常精通,没有他处理不了的账务和解不开的难题。每年长子县的会计报表质量准确无误;他还负责全市九县的会计报表汇总指导工作,成为全市本行业的业务能手,他做的会计报表在全市行业评比中每年都获得第一名。

    1994年李海青调到长子县农信社工作,由于当时办公设备所限,会计报表汇总及办公都是手工操作。后来,虽然配备了电脑,但会计报表程序无人会操作,更无微机管理人员,有了现代化的工具却不能运行。

    李海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花钱买回了有关书籍,每天下班学习。就这样从来没碰过电脑的李海青,从零开始,从开机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会了计算机在财会系统的应用。不到一年时间,在长治全市各县农村信用联社中,长子农信社率先运行计算机门柜业务程序。

    由于认真钻研业务,他长年负责县联社微机管理工作,从县到乡镇,每一位信用社员工都称他为“李师傅”。

    锐意进取的“领头人”

    李海青总是保持着战斗的姿态,随时迎接每一个工作中的难题,无论多么艰辛,在他的努力下,总会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

    李海青勤勉尽职,崇尚实干。

    长年累月地忘我工作、夙兴夜寐地操劳奉献、勤奋务实地严谨作风,都深深感染着长子农信大家庭的每一名成员。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农信社改制转型工作中。

    长子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改制工作,是摆在李海青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为吸引优质企业法人入股农信社,他采取逐个上门、挨个解答、耐心倾听、彻夜交心的方式,对股东们的建议逐条逐项落实,共吸引优质企业法人5户,协议发起人335户,足额募集了8亿元股本金。

    以“卓越服务、惠及民生”为企业使命,李海青凝神聚力抓改制、携手共进促转型,带领全行员工以大胆的思维、稳健的作风、创新的举措实现了“农信社”到“农商银行”的华丽转身,利用短短9个月的时间,便将一家监管评级徘徊在5B级县级联社改制为初评3A级农商银行,创造了全省改制第一的“长子速度”。

    他团结带领全行员工聚焦转型、深入改革、锐意创新、跨区经营,用短短4年时间,实现了规模、效益、品牌、服务全面提升,为长子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海青坚持转型与改制齐头并进,不断创新产品、创优服务、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不动摇。

    在全辖27个营业网点中,选择设施蔬菜大棚为主导产业的宋村信用社、拥有千亩双孢菇示范园区的南郭村信用社、合作社比较集中的常张信用社、商户比较集中的融兴信用社作为转型发展试点社,通过贷款利率优惠、放宽授信额度等措施,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全面推动业务转型工作稳步发展。

    大力推广微贷技术,创新研发出“商易通”“车易贷”“乐享贷”“农富通”4款微贷产品;加大新农贷研发力度,推出“大学生村官创业宝”“巾帼创业宝”“青年创业好帮手”等信贷新产品;延伸开发出“安居贷”系列、“创业宝”系列、“致富通”系列、“助强贷”系列4大系列13款信贷产品;先后成立专注经营企业贷款的小微企业部、专注经营个人贷款的小额贷款中心,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支点、三线并行”的信贷模式。

    两年间,不良贷款占比由15.67%下降至2.1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持续向好,监管评级由改制前的5B级跃升为2C级,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截至目前,该行资产规模达到116.18亿元,较2014末增加50.8亿元,增幅为77.7%;贷款市场占有率为84.52%,较2014年提升了11.25个百分点,存款市场占有率为59.53%,较2014年提升了4.56个百分点。

    李海青热心慈善,胸怀大爱。

    由他发起成立的长子农商银行慈善基金会是长子首个非公募慈善组织,先后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救助白血病患者”等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动。多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与长子县民众福利院等众多慈善组织建立起长期资助关系,更是将捐助对象延伸到四川大凉山深处的贫困家庭。

    勤勉尽职的“拼命三郞”

    李海青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把有限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奉献给了信合事业。

    人们清楚地记得,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为了给右玉县长青村镇银行做好工作报告,他认真修改讲话稿,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直到凌晨4点。

    在第二天上午的会场上,他坚持听取了村镇银行董事长的工作汇报。上午10时,他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同事们要送他去医院,他却说:“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不要影响大家开会。”

    12时44分,他就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53岁。

    李海青热爱“三农”工作,他把一腔热血洒向了农金事业,也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作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在工作中焕发出了强烈的职业进取心,为了自己钟爱的信合事业,倾其心血、无怨无悔。

    员工们都说:“董事长把生命交给了工作,把心血洒在了农商银行,他忙起来从来不知道休息,开会材料从来都是自己写,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他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信合人。”

    长期以来,李海青一心扑在工作上,对自己的家人和身体,照顾得却很少。

    妻子解东花回忆起李海青生前的很多小事,不禁泪水涟涟。

    他答应节假日陪妻子和两个儿子出去转转,可多少节假日都过去了,一直都没出去过,他总是说工作忙;每天,他7点多就到单位,很少按时回家,有时忙起来饭也顾不上吃,落下一身毛病……

    妻子经常劝说他,身体撑不住就好好休息休息,可他总说:“领导重视我,同事信任我,干不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由于长年超负荷、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加上饮食无规律,他患上了心脏病,同事们都劝他去医院治疗,他总说:“小毛病,没什么。”就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李海青以一颗赤子之心投身于他所热爱的农金事业,却永远无法再回到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了,他带着遗憾走了,留下的是人们深深的怀念与惋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