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格(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于2017年5月13日签署,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协定生效后,格鲁吉亚对中国96.5%的产品将立即实施零关税,覆盖格鲁吉亚自中国进口总额的99.6%,这意味着我国原产商品在对方市场将拥有更多机会。
目前,一般原产地证书作为通关结汇的凭证,并没有关税减免的作用,而当协定正式实施后,我国的绝大多数原产货物均可凭借专用的“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享受到格鲁吉亚进口关税减免的待遇。届时对格进出口贸易量有望得到大幅提高。
格鲁吉亚连接中亚和欧洲,地理位置特殊,中格自贸协定是我国在欧亚地区完成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谈判,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及自贸区战略的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格鲁吉亚作为欧盟“联系国”,和所有周边国家也都签订了自贸协定,彼此享受免税优惠政策。我国企业可借助格鲁吉亚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向北进入俄罗斯等独联体市场,向南进入土耳其市场,向西进入欧盟市场,拓展国货“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检验检疫机构提醒各外贸企业做好四个“关注”:一是高度关注我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动向,在市场拓展上做到提前布局;二是高度关注我国新签协定的实施节点,及时向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备案,在签证准备上做到提前应对;三是高度关注自贸协定的实施效果,了解每份原产地证书的免税幅度和金额,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获取竞争优势;四是高度关注利用证书通关时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检验检疫部门反馈。
(沈之杰 邵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