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有农治 共建共享


    今年年初,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2017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而这一做法的发源地是浙江。其实,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点题、亲自破题的一篇大文章。

    十多年来,临海市积极践行习总书记主政浙江时亲自点题命题的“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大重要思想,着力破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分得彻底,统尤不足”问题,以农合联为大平台的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深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临海做法”。

    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有人做事。在浙江省率先建立了市镇两级农合联,组织构架涉及32个子系统,吸纳会员1430名。农合联建立了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两项支撑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的农合联基础制度。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众筹引领、合作投资等,为农合联发展新型合作经济、会员共建共享提供支持,并为农民合作基金提供持续的资金来源;农民合作基金用于为农服务事业、涉农产业扶持、信贷风险补偿等。

    同时,临海市农合联牵头组建了农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20家、庄稼医院9家,配套建设“智慧农资”,完善专家组工作机制,通过庄稼医院、专家热线、“益农宝”手机App、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等专业服务。此外,临海市农合联还设立了绿色联盟,全面开展农技服务及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药废弃包装回收处置工作及标准生产、安全生产和绿色生产。当地还组建了临海市供销超市有限公司及临海市绿色山海农产品配送中心,实施以品牌为引领的“公司+合作社+基地+网络配送”农产品经营模式,建立健全由258家农资连锁配送网络、980家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网络、1430家农副产品购销网络组成的服务网,解决了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规范管理,实现有章理事。抢抓机遇,把好“审批、变更审核、政策扶持”三关,规范合作社发展,开展生产专业化、经营品牌化、产品安全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五化”建设,抓好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定价销售、使用品牌、出口标准、行业自律“六个统一”,提升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的层次和能力,破解销售难、质量保障难、农民增收难等农业发展共性问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为确保农合联真正“农有、农治、农享”,临海市农合联实行了“议行分立”,理事会聘任市供销合作社为执委会,并聘请独立理事参与决策。19个镇(街道)级农合联则实行“议行合一”,由理事会直接执行管理。

    在去年制定出台《临海市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临海市还准备出台《临海市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管理实施细则》《临海市农合联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规范化建设标准》《临海市农合联2017年度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举措,并将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合作社的“星级”规范化管理标准。

    打造普惠金融,实现有钱办事。农业生产经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从业者的一个难题,临海市对此积极破题。

    在浙江省率先建立农民信用档案,推出“丰收小额贷款卡”“农合贷”等系列产品,形成“一次授信、两年有效、随用随取、随有随还”的贷款新模式,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均受益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与浙江省农信担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农合联成员信用贷款优惠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信担保运行机制,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筹措难题。截至目前,累计为农合联会员授信155.2亿元、贷款417.5亿元。在“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基础上,组建了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会(社)3家,建立资金互助风险补偿和利息补助机制。2017年,共发放234笔互助金,互助金总额超亿元。

    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临海全面构建农合联组织体系,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与担保公司、信用社等金融主体有机整合已经完成了市镇两级农合联建设,实现了从“低层次合作”到“高层次联合”的跃迁。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