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统一经营平台 构建服务产业链条
四川省南江恒力资产营运管理有限公司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实力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通讯员 刘景智

旅游产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部。

    在2015年,整合资产成立南江恒力资产营运管理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南江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在恒力公司的统一运营下,县社系统内的优势资源得以整合,不仅让社有企业能够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发挥作用,也让县社的为农服务实力快速提升。

    借力打力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总投资800万元、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南江县城四星级宏帆农贸市场和红四门农贸市场已建成,并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营运。”南江恒力资产营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尧表示,这是南江县社积极承担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落后的农贸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2016年,南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城区进行农贸市场革命性建设,计划共改建、新建、迁建农贸市场13个,总计预算投资1.8亿元。2017年2月10日,经县政府第十八届七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财政资金投入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营运职能交由南江恒力资产营运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政府以安排公益性岗位和运营资金兜底的方式,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发展。

    已经正式运营的红四门、宏帆农贸市场,摊位排列整齐有序、功能分区完善、布局合理、环境清新。在市场内经营酱菜的谭女士告诉记者:“市场环境干净,设施设备齐全,经营方便。现在各商品区归类后,市场跟超市一样,让广大消费者来得开心、看得舒心、买得放心。”据介绍,改建后的红四门市场占地面积达4200平方米,内设商业门市部52个、摊位152个、农民自产自销区90处;宏帆市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商业门市30个、摊位95个、农民自产自销区110处。

    “除了已完成的两个市场,城北路、杨家河桥头、东榆5个农贸市场及跃进村川陕渝农旅产品集散中心的图纸设计也已完成。”潘尧告诉记者,农贸市场的建设是事关民生、事关文明形象的大事,由供销合作社统一管理,不仅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问题。

    此外,公司还组织实施“大巴山农产品加工配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工程。在“南江东榆工业园”建设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终端配送网点,搭建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建设集展示、交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平台。同时,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能力,并推动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彻底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基地建设 储备优质农产品资源

    “要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如此才能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潘尧如是说。

    南江地处大巴山腹地,溪沟纵横、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典型的山区地形致使土地品质不高,种地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很多人不愿意耕种土地,大面积的土地被撂荒。“山区土地资源珍贵,如果能把这些撂荒的土地整合起来,并把其打造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那么农产品想要‘走出去’或许就不是问题了。”潘尧说道。

    于是,围绕“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助力扶贫攻坚”主题,恒力公司将优质资源整合与四川云龙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了四川大巴山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为突破口,按照“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培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公司在红光镇玉堂村流转土地300亩,辐射带动长赤片区5000亩大巴山生态米原料基地建设。基地严格按照有机、绿色标准组织生产,采取统一种植优良品种、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范、统一组织产品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的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经营源头可追溯、质量可保证、供销可查询,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黏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户种植水平,大巴山公司在辖内各村建设了为农服务中心,对有劳动力的农户,引领并指导其按现代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公司负责回收产品,帮助销售;对无劳动力的农户,统一机耕、统防统治、统一集聚产品包装销售并以产品折兑收取服务费。目前,公司共开展土地托管、流转服务面积达11500亩。目前,大巴山公司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入社农户6200户,带动农户12000余户,建成食用菌、金银花、茶叶、核桃板栗等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6个,面积达8000余亩。同时,公司还在下两、沙河流转农村撂荒土地各100亩,以大巴山优质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发展休闲农业。

    创建品牌 让农产品真正“走出去”

    每年的10月18日至11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准时在南江县光雾山拉开帷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前来欣赏漫山的红叶。借助这一文化旅游平台,恒力公司与南江光雾山旅游公司合作成立了秦川文化旅游公司,重点打造具有南江特色的旅游产品。

    潘尧表示,为了推进光雾山国家AAAAA级景区建设,填补光雾山文化旅游产品空白,达到“以节促建、以节促管、以节促销”的目的,秦川文化旅游公司自组建以来,立足市场,全面开展农特产品、地方特色工艺品、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五类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着力打造“光雾山”品牌。目前,公司在东榆工业园区建成了蜂蜜、菌类、药茶和果品四条全自动生产线的农产品标准化加工厂,已开发生产经营38个大类109种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为了真正突出南江特色,公司从众多农特产品中精挑细选了一批可以规模化生产、文化创意强、宜运输、易携带的产品填充进‘光雾山’品牌中。”目前,公司自产自销的南江核桃、大巴山生态米、茶叶、南江黄羊、金银花、食用菌、蜂蜜等主要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此外,公司还开发了以富硒茶、金银花、核桃、南江黄羊为主的“光雾四宝”,并设计成小礼品盒,方便游客购买和携带。

    恒力公司联合秦川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借力四川光雾山旅游发展公司的资源优势,在大坝、桃园、十八月潭、小巫峡、玉湖长滩、云顶茶乡等重点风景区,建成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体验店15个;在南江店商孵化园建成大巴山特色农产品电商展示展销中心。同时,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南江旅游商品展示展销中心1个。

    此外,公司一方面抓住全县农贸市场交由恒力公司建设、管理、营运的契机,在各农贸市场开设农户产品免费销售摊点和光雾山农特产品展销专区,极力向中高端客户推介公司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和四川省电商公司深度对接,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山货淘、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大巴山农产品专属商场,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目前,已有40个大巴山农旅产品获得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市民的青睐,大大提升了“光雾山”品牌的影响力。

    四川省南江县恒力资产营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尧

    记者:在农贸市场的建设上,公司具体做了哪些安排。

    潘尧:按“统一理念、融合互动,统一规划、分类布置,统一形象、规范识别,统一规章、民主监督”的原则,公司组建了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安全管控、统计收费4个组,以此来加强市场营运管理。同时,对已建好的市场,尽可能做好摊位的具体划分,管理制度、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安装以及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在此过程中,也会充分彰显“供销精神”“供销元素”。

    记者:公司整合资源后统一运行,在工作上有哪些优势?

    潘尧:恒力公司是整合改制后一些业务萎缩、经济基础脆弱的基层社组建而成,为的是能把资源整合起来实行集团化、抱团发展。就我个人而言,身兼数职倍感责任重、压力大,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身兼数职便于企业人、财、物要素集中,可以全盘考虑产业发展方向,瞄准目标、合力前进,降低成本。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品牌等全产业链条服务体系的建设,这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记者:在土地托管方面,有什么新计划?

    潘尧:放心农产品基地和放心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是大巴山公司的两大主业。公司的营运方针是:选对“一条路”(农民、企业共同发展)、打好“一张牌”(品牌农业)、算好两笔账(企业营运收益及农户的资源性财产、务工、产品附加值、政策扶助收入)。到2020年,力争托管及流转土地面积达5万亩,建设优质粮油、果蔬、特色农产品绿色增产示范区10个,订单式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绿色果蔬基地面积达1万亩、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农产品经营服务额达3亿元,把大巴山公司打造成南江县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