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依阿苏村。
初冬时节,雨加雪的天气寒气逼人,村委会里,却暖意浓浓、热闹非凡。
从事牛羊养殖多年的阿地力奴尔,正忙着签订农户最高额担保合同。“2014年签订的借款合同到期了,昨天驻村工作队的同志来到家里,通知我今天签合同,这以后就更方便了,签一次,可以循环使用5年。过一会儿,我也去帮忙通知其他村民!”阿地力奴尔笑容满面地说。
阿地力奴尔签订的农户最高额担保贷款是新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采用“个人申请、自愿办理、循环使用、责任连带”的管理方式,向农牧民发放的经营性贷款或消费性贷款。由农户提出贷款申请,通过审查、审批流程之后,在期限内可循环使用,无须再次审批。
塔依阿苏村位于那拉提镇西南8公里处,村南是连绵起伏的那拉提山脉,村北是川流不息的巩乃斯河,冬季出行极其方便。该村有村民705户,其中哈萨克族703户,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是一个典型的牧业村队。
为使村里的农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新源联社那拉提信用社特意把2017年的信贷二次投放点“搬到”了村委会。
事实上,农户最高额担保贷款的推出与村委会现场放贷的模式都是新源联社以产品创新、服务前移,坚守服务“三农”阵地不后退,坚持“支农支牧”本色不动摇的一个缩影。
临近年末,农牧民开始为来年的生产生活忙碌起来,无论是承包土地、购买种子、农药、化肥,还是牛羊过冬贮备饲草料都需要钱。为此,新源联社在组织资金供应方面及早谋划,充分利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各行政村人缘熟、地缘熟、底数清的优势,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辖内11个乡镇77个村队,走访慰问驻村干部,认真听取工作队反映农牧民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额度及贷款手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共同商讨如何做好、做实、做快二次信贷投放工作。
作为驻村干部,本无放贷责任,但在该联社走访过程中,所有驻村工作队都主动申请担任村里的信贷员,积极协助该联社召开2017年秋冬季农户座谈会,发挥专长帮助贫困户申请贴息贷款。同时,他们还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的时机,为农牧民讲解信用户评定标准以及信用户所享受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农贷通”小额信用贷款的申办流程,以及网银、手机银行等金融业务知识的宣传工作。
此外,各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协助该联社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采取“一户一策”的帮扶走访方式,每到一户,就填写一份民情日记,充分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家庭信息,将有致富意识、具备劳动能力、基本讲信用的贫困户全部推荐给驻地信用社。该联社以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方式,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全力满足贫困户自主创业和生产自救资金需求,提升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
在大力投放支农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同时,新源联社也很好地兼顾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需求,全力打造免费银行,提供信贷资金不收客户一分钱,取消不动产抵押登记费、工本费、交易费,由该联社每年支出约100万元承担此项费用,从而降低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提升办贷效率,助力县域各行各业遍地开花。
正如该联社领导们在农户座谈会上所承诺的那样:“作为服务‘三农’的县域金融机构,新源联社不能忘记初心,为‘三农’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是必须担当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我们要全力做好‘金融后盾’,让全县人民有能力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自今年9月以来,该联社完成二次信贷投放12亿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9.34亿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4200万元,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赴美好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