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尤溪县的乡镇还是在村居,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位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在短短的五年间,她的足迹几乎踏遍所有的村庄,行程超过二万五千里。
她就是李华明,福建省尤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一名员工。她性格开朗,干事麻利,是一位令许多男员工不得不佩服的“巾帼英雄”。
先后担任过基层网点柜员、委派会计、县联社电子银行部科员、副经理等职务的她,于2012年6月接任尤溪县联社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一职。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带领电子银行部的同事,以常人难以想像的顽强意志和拼博精神,为打造农民“家门口的银行”尽心尽职。在她与同事的不懈努力下,短短的五年间,尤溪县联社自助银行增加到26家,布设“普惠金融便民点”238个,投放ATM、自助存取机、自助终端375台,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了全辖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目标。
首个普惠金融便民点开业
尤溪县位于福建中部,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全县15个乡镇、250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45.5万人。受地理条件、管理不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辖内行政村均无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农民办理存取款业务,往往要走上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山路。
2011年下半年开始,主持电子银行部工作的李华明与同事一道,踏上了在村级设立“普惠金融便民点”的征程。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当年底,全县首家村级“普惠金融便民点”在尤溪县洋中镇官洋村诞生了。
这个往日寂静的小山村顿时热闹了起来。便民点开业当天,门前像赶集一样围了不少人。有人疑惑地向她发问:“真得可以在这里存取钱吗?”
“肯定能,不信你试试!”李华明手把手地引导村民现场进行操作。
仅片刻功夫,这位村民顺利地在便民点领取到了现金。“信用社真好,以后我们不出村就能办理存取款业务啦!”他乐开了花。
首战告捷,从此,李华明带领电子银行部同事一发不可收拾。她马不停蹄,开始了“村村通”工程“万里行”。按照县联社的总体规划,她与同事走了一村又一村,逐个上门与村(居)“两委”干部商谈。便民点地址选择、合作商户确定、操作流程培训、POS机具安装,忙得不亦乐乎。公路、山路、大路、小路,足迹几乎踏遍了尤溪县内所有的村村落落。为了尽快地将便民点的机具安装到位,她有时一天要跑上几个村,常常早出晚归,一边安装机具,一边为当地老百姓讲解金融业务知识。
一家又一家的“普惠金融便民点”相继诞生,边远山区“缺失”金融服务的状况逐步得到了缓解,也拉近了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便民工程”带来硕果累累
“点多面广是农信社拓展业务的最大优势!”这是李华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尤溪县联社成功争取到了新一轮承办社会保障卡的资格。
面对发卡户数多、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李华明和她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方面,她主动与县社保部门沟通对接,商讨如何做好千家万户的发卡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向省联社提出有关改善用卡环境等建议。短短的几个月,通过上下联动、全员配合,全辖44多万户社保卡发放、21多万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发代扣任务如期完成,得到了省联社和当地社保部门的好评。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李华明的腰椎出现了问题,医生劝她好好在家静养,她却全然不当一回事。
尤溪联社持有银行卡的客户高达60多万户,提升银行卡的用卡环境很重要。李华明善于思考,她充分借鉴兄弟行社的先进经验,主动与医疗机构开展“银医通”项目合作,经常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与技术人员牵引线路、调试机具,先后在县医院、中医医院布设自助缴费、自助打印等设备28台,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居民看病就医买药难等问题。发卡至今,社保卡内日均存款余额达4.34亿元,占尤溪联社各项存款总额的8%,居民通过社保卡代缴代扣金额达1.35亿元。
近几年,移动支付成为了各家银行纷纷抢夺市场的新“蓝海”。“一部手机畅行天下”,面对这个宠大的客户群体,李华明费尽了心思,忙着策划手机银行营销方案、设计制作宣传广告、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与网点人员利用圩日摆摊设点搞营销等等,几乎占据了她大部分的休息时间。
据统计,今年1月-11月,尤溪联社“普惠金融便民点”的交易(含查询)笔数突破87万笔,交易金额9267万元,交易替代率达3%;已发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网上银行客户24.85万户,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突破88%。
建设新农村,服务无止境。李华明和她的团队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