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曾说,“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释放出美丽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创造辉煌的人生。”
2017年9月21日,一个还未满31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在扶贫归来的途中。她叫温宁,是包头农商银行基层岗位上一名普通的“80后”。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在短短6年的工作经历中,温宁用结结实实的步子,用最踏实的奋斗,谱写出一曲短暂却耀眼的青春之歌。日前,温宁被授予“包头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热心帮扶的“联络人”
匆匆,疾步匆匆。每天,温宁给所有的人印象都是疾步向前。而这一切,就在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定格在了记忆里。
“9月20日,土右旗扶贫慰问,一切准备就绪。”工作日志的最后一段,记录了温宁离世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说起年轻的温宁,双龙镇驻村第一书记李文军不住地摇头叹气,他声音哽咽地说:“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相信车祸真的发生了,小温真的走了。心里老是幻想着,没准儿啥时候,温宁帮贫困户推销胡油的微信又发过来了……”
“农村”“帮扶”。2015年,当这两个词走进温宁的视野时,那种深切的触动长久地蓄积在她的心底。在农村长大的温宁深知农民生活的不易,特别是那些渴望走出贫困却无奈的眼神,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当年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改变身为农村人的命运。现在有机会参与到对口帮扶的工作中,我要把所有的能量都用在帮扶贫困户上。”温宁这句朴实的话语,让李文军一直记在心里,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孩子第一次来,就和我走访了30多家贫困户,每家的情况她都详细作了记录。回去之后,她多次打电话和我沟通。得知村民们最需销售自家产的鸡、蛋、粮食和胡油,她就开始发动身边人购买,有时候还专门让她爱人开车过来把销售出去的东西拉回城里。”李文军回忆,两年中,温宁通过微信转给他销售土特产的红包多达数十个,只要有机会下乡,她总会惦记着给最困难的贫困户带些慰问品。
“作为一个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人,温宁绝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单位的任务而工作,从农村走出来的她,是把村民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李文军说。
今年9月21日,在中秋、国庆到来之前,为了让村里最后5户村民尽快脱贫,包头农商银行和包头市食药监局一行人一同走进太平庄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开展的前一个星期,温宁就忙着和李文军对接,她细致地将工作流程一次次发给李文军确认,做好充足的准备。
21日那天来到村里后,温宁成了最忙的人。她不仅要对接整个活动、带领导入户慰问,还要承担活动报道采写及摄影任务。中午13:30分,当所有人都被安排进食堂用餐后,她才匆匆吃了一口饭。不料,在返回途中意外遭遇车祸。
扶贫路上,一位年仅31岁的女性、一个4岁孩子的年轻母亲献出了鲜活的生命。
当天晚上,当村里的贫困户和那些她帮助过的三道河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得知温宁出事的消息后,都心痛不已,贫困户赵大妈不住地念叨:“多好的女娃娃呀,我们大家都想念她!”
青春因奋斗而更有价值
“做什么事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这是“80后”温宁做事的基本原则。
2011年6月,温宁来到包头农商银行九原支行营业部做了一名实习大堂经理。一次,一位丢了存折的大娘跑了好几个地方,都因手续不齐全无法办理挂失,当温宁得知大娘指望着存折上的几百块钱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后,她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打车把大娘送到青山农信社办理存折挂失。得知一个星期后才能取上新存折后,大娘突然哭了:“我就等着这钱买药呢!”温宁赶紧拿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塞给了老人。
2013年温宁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参加了包头银行业优秀大堂经理的选拔活动,当时她的妊娠反应严重,但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准备,坚持参加比赛。包头赛区,她一路过关斩将,成绩突出,被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选参加全国银行业优秀大堂经理的角逐。
肚子微微隆起,温宁是全国上百个参赛选手中最特别的一个。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选手,最终获得“全国优秀大堂经理”的称号。
一次经理赵志红和她聊天,温宁认真地说:“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我们和其他优秀银行的差距,我们只有把最基层的工作做好,企业才有竞争力。”第二天一大早,温宁给赵志红发去了一份长达五千字的比赛心得,内容深刻而发人深思。
赵志红说:“一个从业仅两年多的员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后来我发现,这一切都源自她对工作和企业的热爱,以及自身所拥有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之后,温宁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来到包头农商银行党政部工作后,温宁接手了网站、微信及内刊的编发工作。为了能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她专门前往北京学习,和技术部门的人员从网站模板一点点改起。精心的设计和内容上的改变,使网站和微信都翻倍地增加点击量和粉丝。
在内刊的采编上,温宁更是精益求精。为了逼迫自己成为更专业的“写手”,她一有空就抓紧看书学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近两期报刊上,她策划采写的《那一天,这三年》《“七夕”草原悦跑》等都是长达三、四千字的大稿,这让很多人对她超强的学习能力钦佩不已。9月20日,就在离世的前一天,她完成最后一期报刊的校对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钟才回到家中。
像珍惜黄金般珍爱工作
温宁有一本从不离手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写着“工作笔记第四本,2017年3月启用”两行字。
打开笔记本,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每一项都按重要性标有序号,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则用红笔标注。8月18日这一天,温宁为自己确定的工作安排有21项。
“每天来单位食堂吃饭的员工有100多人,我认温宁认得最准。”说起温宁,食堂的赵阿姨眼圈发红。“每天12点半,人们都快吃完了,她才一个人疾步赶来。菜盆里剩下的菜底子她从来不挑剔,每次看她急匆匆地吃,我都劝她慢点,她总是笑着说‘还有点活儿,着急呢!’”
白天的工作被各种琐碎的事情占满,一些重要的策划、工作报告的写作一般都需要晚上来完成。包头农商银行办公大楼蓝色玻璃幕墙10层靠近南窗的位置,入夜台灯常常照射出光亮,正是温宁办公的地方。
温宁的对桌张书宁说,温姐走路总是急匆匆的,但再多的工作她都能井井有条地完成。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要知足,要珍惜!”她总拿自己的现在和大学毕业后那段艰苦的打工经历比较,“来到这个单位就像有了家,心里踏实,忙点也觉得很幸福!”
“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除了工作,温宁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四岁的儿子今年才上幼儿园。8月份包头农商银行承办“七夕”草原跑大型活动,温宁经常加班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坐公交车赶到单位,20多天的时间里,她没有机会和儿子有太多交流,这让温宁感到十分愧疚。丈夫付文彬看出了她的心思,之后每天早早地就把儿子叫醒,在送温宁的车上,让她和孩子可以有20多分钟的交流时间。
“厚德、忠诚、审慎、高效”是包头农商行的核心价值观。包头农商银行董事长陈云翔说:“温宁是农商银行优秀青年员工的典型,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农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她热情、好学、担当、缜密,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和敦厚,值得我们所有干部职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