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2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一种情怀点赞

□ 山西省忻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宋晓宏

    近年来,笔者有幸参加由《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刊举办的几次培训(论坛),每一次都获益颇丰。

    2015年4月赴贵州省荔波县参加周刊组织的“全国农村金融高级新闻研讨班暨首届农村金融新媒体论坛”,其中,现场参观“金融夜校”,这种与农民面对面、贴近“三农”和信用社工作实际的、接地气的学习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从中感受和学到了不少真知灼见。在现场,我联系中国的国情、“三农”实际和农信社发展历史、服务宗旨,思考着关于“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和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战略定位等一系列宏观命题和具体问题,感受到作为由农而生、为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农信社扎根祖国最基层,承担了重大而光荣的无可替代的金融服务重任,不由地对农信社、农信人平凡又伟大的情怀而心生敬佩、心怀感动。感动之余,当场撰写了《特殊的金融夜校》,发表于《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和《贵州农信》《山西农村金融》。

    今年5月,我参加了周刊在许昌市举办的“全国农村金融舆情管理与新媒体营销论坛”,学到了很多知识,无论是视野、理念和知识面都得到了更新和扩展,这样的学习机会让人倍加珍惜。授课老师中既有国内享有盛名的声誉风险管理专家,抛去高深的理论,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直观地教授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危机事件的处置方法等;又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银行行长,以银行人讲银行事的方式讲解了企业文化的实际运用及由此取得的巨大发展成效。整个论坛的授课内容无不体现出周刊秉承的务实、求新的原则和态度。授课中,没有刻意强调会场纪律,但却出奇的肃静有序。学员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记笔记,不夸张地讲,就连去洗手间都是跑步往返,生怕误了这环环紧扣的精彩瞬间。同时,也心发感叹:能够有这样实打实、没有水分、尽是干货的培训机会,是多么荣幸的事啊!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而作为全国金融行业报纸中的佼佼者,《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刊显然在步子上更快,方式上更新。从“问路转型”“岩源观察”等深度聚焦的招牌栏目,到一年一度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中国农金商学院深度探访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深得广大读者、业内人士青睐。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金融媒体中率先推出了微信平台,目前订阅用户已超过20万人,影响力可见一斑。还有,在央视推出热点栏目“朗读者”不久,周刊便及时推出了一档讲述农金机构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故事的全新语音栏目“朗读者·我为农信人朗读”,目前已推出十余期,深受广大农信员工喜爱。而从媒体角度讲,也很好地践行了“三贴近”的宗旨。

    此外,一个细节也令人敬佩而凝聚人气。就是周刊从主编到总监、记者等都平和易处,让人一见如故。学习培训之余,聊侃话题坦诚相见,俨然如同事、朋友般贴心,没有高高在上,也无高谈阔论,令人心生温暖。

    作为商业媒体,追求经济效益是考虑的重点,但农村金融周刊是全身心的,是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务实的态度和情怀做一项事业,这项事业使他们与农村金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农村信用社这个特殊的金融行业,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饱含着责任与激情,热忱地为农村金融事业鼓与呼、忧与乐,从战略的高度解难题、指路径。

    干事、做人都一样,拥有认真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怀,足矣!久矣!为《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刊点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