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2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西平顺县社:发展中药材产业 带农民山里掘金

□ 刘宇飞

    在太行山南段,由于山大、沟深、坡面广,加上当地独特的小气候,极其适合党参、连翘、柴胡等多种中草药生长。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山西省平顺县东寺头乡,千百年来依靠着丰富中药材资源生存。

    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不断增强,中医药也越来越受到青睐。2007年,东寺头乡供销合作社带领5户农民创办了平顺县天池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我们坐拥太行山这么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一定要把村民们都带动起来种植中草药发家致富。”东寺头供销合作社主任魏安根表示。

    带领农民奔小康

    魏安根是东寺头供销合作社的主任,也是地地道道的平顺县东寺头乡的村民。对于东寺头乡的每一条沟、每一道坡再熟悉不过,对这里生长的各种中草药更是如数家珍。自天池中药材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发动农民“粮改药”,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合作社发展入社农民已经有184户,其中107户是贫困户。

    据了解,东寺头供销合作社发展标准区域化山坡野生中药材采集和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现经营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60亩、山坡连翘基地900亩,社员种植中药材500亩,带动周边乡村农户种植中药材1000余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种植中药材致富的甜头。“我家有5亩地,原来主要种玉米和谷子,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跟着老魏种党参,今年一亩地收入有1万块钱左右。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啊!”东寺头村农民王连清笑着说。

    为农服务显身手

    走进天池中药材合作社的大院,地上密密麻麻晾晒着红山楂。院子里一侧是一台现代化的中草药烘干设备。魏安根说:“每年白露前收青翘,白露以后是收连翘,9月了就收党参,收回来就在这里烘干。”

    近年来,东寺头乡中药材已经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东寺头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为农服务这一宗旨,积极为农民提供中药材采集、种植有关服务项目。东寺头供销合作社创办的天池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和全体社员无偿提供种植技术,帮他们寻找销售市场,信息共享。最关键的是把专业社和农民社员用利益共享为纽带连在了一起,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运营模式,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我们的综合服务社正在不断完善,今后我们要从种苗、化肥、种植技术指导、庄稼医院、中药材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为种植中药材农户提供便利化服务。”魏安根介绍道。

    发展电商增活力

    如何将太行山优质的中草药卖向全国呢?发展电子商务成了平顺县供销合作社的一条捷径。

    “我们整合原果品公司资源的同时,与东寺头这样的基层社合作,在全县范围内收集党参、连翘等中药材。在淘宝、微信微店、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帮助农民销售。”平顺县供销合作社主任牛瑞明表示。

    走进平顺县社小小的电商体验店,里面整齐摆放着各种太行山土特产,小米、党参、连翘、包装精美的灵芝盆景等等,还有很多是已经打包好的商品,准备快递寄向全国各地。

    体验店平日里只有杨亚丽一人管理,她说:“我们在淘宝的店叫太行山农家情土特产,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累计了1个蓝冠和1个钻石的信誉。平时我们的销售量一天能达到200斤左右,销售额约1万元。其中,潞党参、核桃卖得最好。”

    牛瑞明说:“我们的电商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今后我们也要做自己的中药材品牌,对本地出产的中药材进行深加工,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转变成农民脱贫的产业支撑,带领全县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东寺头供销合作社通过天池合作社将分散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用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来占据市场。由于合作社和农民成了利益共同体,有力保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避免了中间经销商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了社员及当地农民对专业社的凝聚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