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建立“有内生动力、有发展活力、贫困人口能够参与生产致富”的长效机制这一目标,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创新了“一保三加”等精准扶贫模式,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帮扶助力1919人脱贫;依托“村社共建”村320个,帮扶助力483人脱贫;依托为农服务中心13个,帮扶助力103人脱贫;依托技能培训59 次,帮扶助力281人脱贫。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思想基础
潍坊市社立足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独特优势,制定了《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行业帮扶的时间表、路线图,理清脱贫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在实际工作中,市社党委负责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调度督导,对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决策,需要现场解决的问题,采取现场办公的做法尽快加以解决。进入脱贫攻坚阶段,市社主要负责人与“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贫困人口和村民进行充分沟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以“村社共建”为主要措施、以“一保三加”为基本模式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为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市社采取多种形式对精准扶贫脱贫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体系。此外,市社注重培育典型,搞好示范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组织参加全市精准扶贫成果展览,积极开展供销志愿服务队参与精准扶贫活动,及时报道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
创新扶贫模式
增强扶贫活力
潍坊市社依托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制定了“一保三加”精准扶贫模式。“一保”就是保收益,组织贫困户加入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可以以土地入股,也可以以现金入股,现金入股有困难的贫困户,供销合作社帮助解决,贫困户每年能够从合作社获得不低于一定数额的固定收益。“三加”,即:“加分红”,贫困户年底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和土地、现金在合作社的入股比例分配红利;“加用工”,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社有企业优先、就近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并在劳动报酬方面给予照顾;“加关爱”,即采取不同形式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加强情感交流,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为贫困人口送去关爱。
在潍坊市社派驻“第一书记”帮扶村,采用“一保三加”模式,动员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以1亩土地为1股加入合作社,年终保底收益300元,分红700元左右;潍坊市社在为每个贫困户提供1000元资金作为合作社现金入股的基础上,又入股合作社20万元,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市系统参与“一保三加”扶贫模式的合作社达到320家,为农服务中心113处,走访困难户1851户,为贫困人口发放关爱物资120万元。
同时,开展“村社共建”,为贫困村发展添动力。市社将基层社党员与共建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共建村贫困户优先加入合作社,并跟踪指导贫困社员的农业生产,实行点对点定向精准扶贫,开展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加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昌乐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实施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培育壮大合作社,成立电商服务平台,多种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形成了孵化基地独具特色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的精准扶贫模式。目前,该基地共建设了22处现场教学点,开展技术下乡120场次,培训人员3000人次。
此外,市社还积极推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组织引导贫困农民采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加入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利益。高密市惠德农产品公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公司党总支联合11个党支部,成立了惠和社区(产业园)党委,并实行交叉任职,成立了社村企共建办公室,利用车道口村整村搬迁复垦的48亩土地建设了香菇种植基地,对贫困户入股土地按每年1000元/亩保底收益加农场分红方式分配,人均增加收入达到2700元/年。目前,公司38个产菇房均由当地农户承包经营,且每个产菇房可吸纳2名贫困农民就近就业。近3年来,该公司累计为贫困农民创收300余万元。
“第一书记”帮扶也是潍坊市社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2015年以来,全市系统共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17人次,通过修路、打井、修管道、建路灯、组建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安丘市金冢子镇水右官庄村是安丘市供销合作社“第一书记”帮扶村,“第一书记”上任以来,积极把脱贫攻坚与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村级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并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协调农业、国土等部门,投资53万元完成了原硬化水泥路2400米的路面罩油,投资2万元硬化联村路600米,安装了监控探头15个,将水右官庄村打造成当地有名的“平安村”;积极争取上级10万元扶贫资金,安丘市社筹集2万元,建设了1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年可发电23000度,每年可收入2万余元,全部用于贫困户红利发放。
(山东省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