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叶生意没有过去好做,茶企一方面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一方面在营销上寻找新的突破口。究竟什么影响品牌的消费?目前茶行业市场消费情况如何?在2017茶业经济年会茶叶经济专场分享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执行总监赵晖阐述了“渗透率”对品牌中的重要价值,为茶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关注点。
对于有形的商品,用户渗透率指的是在被调查的对象(总样本)中,一个品牌(或者品类、或者子品牌)的产品,使用(拥有)者的比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7年我国品牌渗透率排名前3的分别是:宝洁(93%)、伊利(89%)、蒙牛(88%)。金额增长较快的为伊利(同比增长10%)、纳爱斯(同比增长7%)、立白(同比增长8.1%)。那么茶行业数据如何?
整体市场表现良好
监测显示,快消品类中,消费人群集中在中高端收入,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品类的高端化带动了平均价格的上涨,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者在购买频次上有所下降,单次购买量相对平稳。
不同地区茶类销售增长也有所不同。中部、西南及近临海地区增速较快,尤其是中部地区,增速超过6%。此外,过去销售下滑的城市成为增长新引擎,贡献了近七成的市场销量。在消费品类上,关注主要集中在具备健康、便利,且具有时尚元素的产品上,而高糖、高热、高脂品类受到消费者的冷落。茶叶作为大自然的天然饮品,近年来在价格上呈上升趋势。
此外,数据显示,茶叶跨品类的最大敌人是果汁、包装水及速溶咖啡。从咖啡和茶类的竞争来看,两者交集减小,各自独占用户数变大,预测未来消费者将会在咖啡与茶中二选一。
电商一路高歌猛进
电商渠道发展迅猛,2017年网上购物销售增速为28%,与此同时,户外消费增长,2017年上半年户外奶茶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大型零售业态进入了调整期。据了解,四大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家得宝、TESCO)2017年上半年共开店18家,关店20家。
电商数据显示:无论是快消品还是食品、个人护理等品类,在购物频次上都有所下降,但消费者购买数量和平均价格在不断提高,这是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持续追求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从2013年30%到2014年36%,再到2017年43%,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网购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渗透率”助力产品销售
基于全国网购数据,网购固体茶渗透率持续上升,但从绝对值来看,潜力空间还相当大。购买频次保持稳定,单次花费有所提升。茶叶网络渗透率2015年为3.6%,2016年为4.3%,2017年为6%,整体规模所呈现出的同比小幅上涨,主要源于品类高端化的带动所致,高端化趋势明显。
茶叶电商呈现持续高歌猛进态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进行消费,网购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此带来电商渗透率的持续上升,但从绝对值来看,还有相当大的潜力空间。根据茶叶消费端数据分析,合理利用旺季进行产品升级营销,是提升渗透率的重要环节。市场渗透率一方面决定了商家的利润,同时还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收益,进而对消费者是否愿意购置产品及服务产生影响。
茶礼赠送趋势明显回暖
在我国,目前茶叶流向除了自饮,更多是用于礼品赠送。基于中国人对传统佳节的重视,茶叶礼盒包装以高端精致和红色为主,这样更受消费端认可。在所有食品类别中,固体茶礼占比排名第5,是礼品类占比较高的品类,金额占比前5位分别是红酒51%,白酒50%,食用油44%,亚洲传统35%,固体茶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