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年年茶博会,琶洲处处茶飘香。
11月23日上午,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C区二楼中心舞台,随着醒狮点睛仪式,为期5天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第十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拉开帷幕。
“风向标”这个词汇出现在很多茶业展会的报道中。从记者代表茶周刊5年来连续采访广州茶博会的经验感受看,广州茶博会作为行业“风向标”,其丰富内涵为行业贡献了四大价值。
茶业“引擎”行稳致远
说到广州茶博会的“引擎”价值,不得不谈广州的区位和历史。广州地处珠三角核心区位,历史上是中国茶叶对接西方世界的“十三行”所在地,现在是西南茶叶资源输往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又是底蕴深厚的广东叹茶市场吸纳消费中国茶产业的“大茶壶”。多种因素和优势的叠加,使广州成为中国近现代茶产业的“火车头”、当代茶产业的“引擎”。是它策源并成熟了普洱茶,是它孕育接生了柑普茶,是它顺势而为创新诞生了茶仓。这些对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都与广州茶博会密切相关,并第一时间得到策应和互动。
从今天茶行业的发展来看,广州所代表的广大市场始终是主导茶产业按照市场导向、消费导向,进行深度转型,实现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力量。因此,除了企业的品牌发布等营销活动颇具价值外,对市场脉搏的感知与把握,从广州茶博会上也能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触觉”。比如,随着年轻消费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企业不仅服务资深茶客,也在为培养年轻一代健康品饮的习惯作各种尝试。为了让茶行业更深入地渗透到大众消费市场,茶企越发意识到要把握年轻人的消费意识和购买行为,从而在产品设置上向活泼化、青春化、个性化转舵。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告诉记者:“我认为茶叶的第一消费人群是35岁靠上的稳定收入人群,但对35岁以下市场梯队的培养和关注,也十分必要。”发现市场、培育市场、引动市场,这是广州茶博会一直在广东乃至华南市场做的事情。
“舞台”华美 静水流深
如果广州茶博会是一座大“舞台”的话,它的价值就应该在展示、展演的基础上,通过舞台的“设计”“灯光”和“舞美”,传达对行业的方向引领。
在茶博会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介绍说,2017年我国茶叶消费市场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向好发展,市场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供需关系变化发展,各领域创新推动市场信心好转,呈现出平稳向好的态势。茶叶交易市场的主旋律是量价配合、保持稳定,出口市场则依然保持量价缓增的趋势。
因此,在这样调整转型的时刻,茶行业如何从高速向高效、面积向质量“调挡换速”,既是全行业的大课题,也是广州茶博会要深入思考,并可积极有为的方向。“今年的广州茶博会从过去的规模指数转向质量指数!”茶博会承办单位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红说,今年面对企业高涨的参展热情,组委会依然根据原定计划控制了规模,使更多企业得以携品质精益的产品亮相。她说,这个转变目标是要让我们这个舞台更加靓丽、更加精彩,更有力服务好优质茶区、核心品牌。
作为这种指数转变的体现,本届广州茶博会上,雨林古茶坊的首款竹筐包装的古树普洱生茶“珍藏”首发、蒙顿茶膏黑金首发、云南白药天颐茶品“醉春秋、新时代”首发、今大福“山野青砖”首发、茂圣六堡茶“金花玉芽”首发、圣和茶业“班章乔木茶王青饼”首发、天月“一品至尊”古树生茶收藏级首发……创新新品迭出;番顺茶业推出2017百龄系列新品、澜沧古茶景迈山古树熟茶第九代0085、八角亭首推老班章古树有机茶……绿色有机不断发展。
这一方面体现了茶企在产品上不断深耕细作的新努力,也蕴含着茶行业饱有活力、绿色发展的力量积蓄。
擦亮“窗口” 融创未来
十里珠江岸,风光如画展。地处珠江沙洲的琶洲广交会展区,既是中国商品向世界展示的窗口,又是迎接四海宾朋、促进商贸往来的客厅。广州茶博会的行业和区位优势,使它每年都成为中国内地茶区政府和企业走出去、迎进来的“窗口”。
去年,广西梧州市政府在广州茶博会上与广州海珠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来自云南临沧、西双版纳,中国台湾,浙江天台,福建武夷山、福鼎、宁德,广东英德,贵州毕节,贵州石阡,广西凌云等11个地区组团登场;同时,“丝绸之路·黔茶飘香”广州站万人品茗活动展会期间启动;还举行了瓮安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震海批发网助力瓮安脱贫攻坚上线启动仪式,为瓮安县脱贫攻坚助力;贵州省、石阡县有关领导,在展会上为“石阡苔茶招商引资推介会暨第四届石阡苔茶形象大使颁奖仪式”助威站台……
据悉,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和来自港澳台、韩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今年,还出现了东欧的茶叶从业者做现场直播。
“文化”价值 幸福民生
“茶文化”与“茶产业”从不分离,互为体魄。本届广州茶博会数十场涵盖产业、文化、人文的企业品牌推介活动,更突出让茶为民生服务、为大众提升幸福服务。
如果说2017中国精品茶具“金羊奖”注重饮茶器物文明,2017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注重茶艺传播;如果说国茶荟作为广州茶博会的分会场,其文化沙龙,汇集音乐、粤曲、纪录片等多种文艺活动注重感官享受。那么,本届“媒眼看国茶”活动则更注重茶如何参与构建大众的美好生活与幸福体验。
本届论坛全面升级,大会组委会除继续联合茶行业专业媒体广泛参与外,融入大众媒体一起参与,并在现场发布茶行业年度十大事典。论坛上,主持人中新社广东分社新闻中心副主任索有为,与中国网事业发展部主任张宏梅,《羊城晚报》经济记者程行欢,《普洱》杂志社长罗洪波,《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副主编赵光辉,围绕“美好生活从一杯茶开始”主题,一同探讨茶行业所面对的新机遇,行业里出现的新现象及趋势。
论坛结束后,当地大众媒体对《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副主编赵光辉展开延伸采访。他表示作为自带健康特性的茶未来必将会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涉茶产品也会以各种创意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茶确信无疑为我们的健康加分添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作为全国首份公开发行的茶业专业类报纸,会在未来继续深耕茶业,为行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