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创新推进茶产业迈向新时代
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湖南长沙落幕
□ 本报记者 陈 浩

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颁奖现场。
中国茶叶学会江用文理事长,向下一届年会承办单位转交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会旗。
2018届毕业生人才信息交流会现场。

    11月13日—15日,以“科技创新·三产融合”为主题的“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湖南长沙落幕。本次年会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业协会承办,中国茶产业联盟支持。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45家科研院所、40所高等院校、31个茶叶社团、190余家茶叶企业,共计1200余位代表。年会设立主会场、两个茶叶科技分会场和一个茶叶经济分会场,邀请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分析产销形势,促进茶产业发展。

    大咖云集 引领科技前沿

    本次两场科技分会以“绿色、生态、增效”和“茶叶加工提质增效”主题,共邀请16位茶行业专家做专题报告。

    第一场报告主要集中在茶园、茶树和虫害等基础性问题。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阮建云研究员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茶叶双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茶园施肥的现状和问题,重点阐述了化肥减量高效施用技术及技术模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有健主要介绍了茶园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技术;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肖宏儒研究员介绍了茶园耕作机械装备及应用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研究员和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王岳飞教授分别从适宜机采茶树品种选育、叶果两用茶树栽培新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实现茶园增效的合理办法;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包小村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云研究员分别在报告中上介绍了湖南、四川的主栽品种。

    第二场报告围绕茶叶加工与提质增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指出,营养健康产业正在发展为战略新兴产业,是一个能创造巨大财富的产业,更是人类永恒的幸福产业;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表示,茶叶加工化学的研究保障了消费者的饮用安全,且利用加工化学与滋味、风味的联系能够改进工艺,提升茶叶品质,同时为茶叶资源的利用、产品开发、健康效应提供依据和基础;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谈到黑茶加工技术的系统性创新与实践有效提升了我国黑茶生产技术水平,助推了我国黑茶产量10年内增长近8倍,由第四大茶类快速发展成为了第二大茶类,实现了黑茶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与跨越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用文指出,新阶段我国红茶产业快速发展,红茶产量不断增长,占比提高。但红茶加工中仍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生产方式较落后等问题。

    嘉宾发言精彩生动,在茶叶营养健康、技术创新、品质提高、发展方向上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助力茶产业经济发展大幅提升。

    经济思维 走近行业市场

    生产与流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上游,产品的市场化运作也至关重要。

    在经济专场专题报告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姜仁华介绍了茶产业三产融合的内涵,强调茶产业三产融合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茶生活的需求,为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和合作共享原则。资深茶叶品牌策划顾问、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从今天、昨天、明天三个维度阐述了人类喝茶的不同阶段——今天,茶回归饮料的基本属性,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昨天,茶是历史上的中国人最持久的浪漫;而明天,茶将是科学赋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对于茶叶经济信息动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富桥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例,在分析各大茶叶消费数据后,得出了消费人群比例分布、消费产品结构变动、购买渠道结构变动等规律,并提出茶叶在消费引导上应形成高效的品牌互动模式,消除潜在人群的消费障碍,打消实际人群的消费顾虑。CTR公司市场研究总监赵晖提到,如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持续追求推动了消费升级,数据显示,未来网购固体茶渗透率将持续上升,但从绝对值来看还有相当大的潜力空间。

    茶叶案例分享以两大茶业企业为例,深入浅出,侧重定位与实施。中粮集团中国茶叶董事长殷建豪表示,中茶定位于打造龙头品牌企业、品牌消费品公司,产业链的布局上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并提高产业链管控,重点加强品牌营销。在产品上将聚焦产品线,打造代表“中茶”的超级单品。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先洪通过竹叶青茶业的三大主力品牌“竹叶青”“论道”“碧潭飘雪”的诞生史,提出竹叶青品牌的发展历程就是顺应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历程。消费者对茶叶消费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变,竹叶青一直在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以顺应最新的消费者需求。

    人才交流 共享成果与荣誉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茶学毕业生人才信息交流会,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以及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茶叶评比获奖茶样展示,搭建综合性产学研用交流服务平台。2018届毕业生人才信息交流会共收集了全国21所高等院校699位茶学应届毕业生的信息进行交流发布,对院校推荐的101位优秀毕业生进行了简历和视频相结合的重点展示,为茶学毕业生和茶企间搭建公益性招聘信息平台。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共展示了茶叶科技新成果60余项,推介了13家高校科研院所、3家茶叶企业。第十二届“中茶杯”获奖茶品展示共计70余个,潇湘茶品展示共46份。此外,主办方还为“全国技术能手”“帝芙特杯”第五届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及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获奖者颁奖,为9个“中国名茶之乡”授牌。

    在交流与展示的同时,年会还发布了2017茶叶科技成果。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发布茶叶加工技术成果;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景红发布抹茶加工及其产品应用成果;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林发布智慧云茶叶色选机成果;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汤哲博士发布茶叶全周期信息化系统成果。这些成果为茶叶的深加工、茶叶品质的提高及茶产品的全方位应用提供了重要方法和保障。

    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是中国茶叶学会重点打造的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服务茶产业的综合性平台。自1988年创办以来,得到茶业界积极响应,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我国茶业界一次高层次的科技盛会。本次年会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的力量提高茶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深化产学研的融合,完成茶产业的转型升级。2018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将在广西三江举办,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