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论生产发展持久战(之二):
改造升级生产线
□ 本刊编辑部

白沙溪边销茶筛分线。
湘尖精制加工中除尘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获四等奖励。

    为了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产品,白沙溪打造坚兵利器,实施了一揽子项目改造升级工程。

    持续投入,不断研发创新,增强产业势力,引领产业发展。

    他们研究最多的是《论持久战》。因为他们打的是一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战!

    白沙溪茶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中央边销茶原料储备的承储企业。从建厂伊始到国家统购统销,白沙溪一直分工生产专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三尖茶、千两茶七大系列(俗称湖南省砖茶厂),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作边销茶。

    从边销市场到内地市场再到国外市场,白沙溪以“让边区人民喝得起茶,喝好茶”为目标,坚守责任与担当;坚持以食品安全为根本,推进生产清洁化、自动化;以ISO产品质量为标准,专注产品制作标准化、精细化;加大投入,力求低能耗、高品质、生态环保,努力适应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白沙溪被国家民委认定为“全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百强企业”,白沙溪黑茶被评为“2017湖南省十佳安全放心品牌”。

    升级筛分线

    筛分线是砖茶生产制作的第一个环节。通过筛分,将茶叶去漂叶、黄叶、杂物,达到等级鲜明、身段均匀、梗叶分离、杂物分选干净。据老工人回忆,白沙溪的筛分工艺在保存传统工艺的同时,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的换代。最开始是人工手筛,风车去漂叶,铁筛走沙石,筛孔的大小以目(筛孔)计算,有8、12、16、36、40各不同目数,目数越多,筛孔越小,茶叶越细。再用抖筛分出身段。制茶篾筛圆周一致,每片篾宽基本相同,在编织时以篾片的多少定筛孔的大小。有抬筛、头筛、二筛、三筛、四筛、粗雨筛、中雨筛、小雨筛、芽雨筛、铁筛、生末筛、成末筛,用以去杂提纯、匀整形状。这种筛工工艺白沙溪还在一直传承。1952年,改用机器带动风选,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1954年,进入机械化生产时代。这年,白沙溪新添置了滚筒圆筛机、平面圆筛机、抖筛机、大型机动风车以及小型切茶机等,结束了几百年来边茶手工生产的历史。每担洒面清茶工时减少16.4%;包心清茶每担平均降低34.5%工时。1959年实现机筛代拣。劳动成本与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生产率大幅提高。

    1983年,白沙溪第一条筛分线投产。将平圆筛、滚筒筛、抖筛联机组装,形成完整的筛分生产线,以机器振动输送,进入风选,成为国内首创。该项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白沙溪的生产线从生产实际出发,在生产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素材,改造改装。2006年又一条新筛分线投产。振动与筛分分开,利用抖筛分粗细,滚圆筛筛出头茶底茶,底茶入平圆筛,头茶再经分选1—5口茶,分离沙石杂物,一步步提升。

    2015年,随着新厂房的建成投产,老筛分线几乎全部淘汰,进一步升级,有专门的色选机、毛茶筛分线、湘尖筛分线、黑花砖茶筛分线,从毛茶投入到分等、色选、去杂、提纯流水线一次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改造提升压制线

    安化砖茶的生产线,没有专门的机械生产厂家,都是工人在生产实践中琢磨推敲,探索前行。从起始阶段的木质滚筒、嫩竹篾缆索、木杠,到1940年第一部人力螺旋手摇铁压机,再到60年代的大型人力手摇螺旋压砖机,进行了多次改革。80到90年代进入机械联装,机械带动,逐渐形成从投茶—司称—灌装—压制—凉置—退砖—修砖,一次成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化黑茶砖的口感、品质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白沙溪改制后,生产压制线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造提升阶段。相继进行了清洁化砖茶压制生产线、黑茶原料净化分选设备、茯砖茶压制成型自动化生产技术等项目的研究与应用。“紧压黑茶定型模具输送机”“茶叶净化除尘集合器”两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告别木砖匣、紧螺丝、重劳动量压制,2012年11月,白沙溪自主研发的首条黑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投产运行。该生产线为多功能的紧压茶砖压制生产线。生产线设计为流水线长方形环型机台,一机一线,一线多用,集司称、压制、退砖、定型一次完成,可生产2kg、1kg黑砖、花砖、1600g黑砖等不同规格产品。通过生产线工艺流程精简优化,改变了传统压制的三机一线,取消预压机、退砖机、凉置场、行车和数条配套用具输送带,改变了历年紧压茶生产模具上千只,模板几千块的状态。生产线只需9人即可完成日产3000片左右的生产量,茶砖的外形和品质均大大提高,开创了湖南省黑茶产业技术新时代,进而改造了茯砖茶生产流水线。

    规模成型,产业技术发展新高度。2012年,公司启动《1.5亿元安化黑茶清洁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新建厂房4栋,毛茶原料仓库2栋。2014年,新厂房内,第一条黑砖茶矩形生产线投产上线;2015年,首条白沙溪黑砖茶精制小砖圆盘生产线投入生产;2016年,首条黑砖、茯砖、花砖单层双片U型生产线投产运营;2017年4月,再一次淘汰老生产线,新的边销茶常规产品生产专线安装调试成功。自此,白沙溪全面进入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流水线生产,年储存黑毛茶原料15万担,年产能达2万吨,产业技术跃上新的台阶,产品品质步入新的高度,引领全县黑茶产业进入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崭新时代。

    探索前行,硕果累累。一次一次的持续投入,一次一次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创新,从筛分到压制、从模具到司称、从包装到品质提升,一个细节的改进,一次生产的发现,一块底板材质的更换,一闪灵感的交流,都成为了白沙溪创新研发的前进动力。自2007年,10年来,白沙溪共获得国家专利56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拥有省级科技成果登记9个。国内注册商标32件,国际注册商标5件。2016年,公司参与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实施的《天茯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公司《天茯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获得益阳市首届科技创新奖。

    也许,白沙溪的生产线不是最壮观的,但却是最实用的,在安化黑茶产业是最先进的。每一个前行的足迹都见证着白沙溪人对品质的探索追求,每一个细节都凸显了白沙溪黑茶的精益求精。白沙溪前行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