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国庆和中秋节相遇,可谓双喜临门。
10月2日,我外甥的婚礼如期举行,当朝阳微露时,外甥所在的小区内,五彩缤纷的礼花弹冲向天空次第绽放,一阵密集的爆竹响过之后,外甥一身笔挺的西装,手拿鲜花从1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出来,八辆身披鲜花的红色轿车和一辆摄像车整齐有序出发。一路惠风和畅,景致旖旎,待接到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后,他们在千年蓬莱阁、田横山、海市公园、海鸥戏水的海边留下了永结同心、相濡以沫的幸福倩影。
中午在蓬莱一家知名酒店内,高朋满座,笑声朗朗,大家一起庆贺这对新人的婚礼,对主持人热情洋溢、风趣幽默的主持场面,大家不时由衷地鼓掌,姐姐被请到台上,当我看着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满足的姐姐,她当年出嫁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姐姐出嫁时,她的订婚照是在一家照相馆拍的黑白片,记得当年姐姐陪嫁的除了被褥等床上用品外,还有凭票购买的“百灵”牌缝纫机和“金鹿”牌自行车,托人从丹东购买的“春兰”牌手表,录音机一个,而录音机当时的价格是200元,那可是我当年半年的工资收入。
那年也是10月初,姐姐是被姐夫的家用自行车迎回家的,新房在她公婆住的正房旁的厢房里。婚宴的伙房在是在院里临时搭建的帐篷,砌的锅台,宴席则安排在邻居家,婚礼虽简朴但不失热闹。
婚后的姐姐,孝敬公婆,辛勤劳作,不但承包了果园,还建了养鸡场,实行种植与养殖的有机互养,鸡粪施果园,果园为鸡遮阳,提供虫子、植物等食物。近几年,她还学会了电脑,并使用智能手机,利用“互联网+”,对果品和鸡蛋进行线上及线下销售,但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我外甥大学毕业工作后,姐姐帮他购置了新房,他也顺利找到了意中人……
“舅舅,我敬您一杯。”外甥敬酒的话语打断了我的回忆,看着眼前这对青春靓丽的新人,我从内心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年代感到高兴。
婚礼仪式结束回到外甥的家里后,我看到他的车位上放着新娘陪嫁的崭新“迈腾”轿车,喜庆的楼房内,曲面大屏幕彩电、全自动洗衣机、空调、三开门冰箱等一应俱全,令人不免赞叹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悠悠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远去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中秋感慨;结束了计划经济时期吃、穿、用的限量供应局面;迎来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百花争艳景致。人们的工资从几十、几百元到现在的几千甚至上万元;手机从极少人用得起、上万元的模拟“大哥大”到现在基本普及的智能机,微信、支付宝、阅读等功能一应俱全;家庭用的从自行车、手表等“三转一响”到汽车、空调等现代化便利产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家笑意盈盈,信心百倍,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两代人的婚礼,浓缩了历史发展的过程,见证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轨迹。
衷心祝愿外甥这对新人新婚幸福,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细雨霏霏,都能相互支持与包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衷心祝愿每个人对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迈出铿锵步履,并携手创造出新的亮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