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稳致远 坚守普惠初心
江苏东海农商银行深入践行普惠金融
周硕令

    近年来,江苏东海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深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全力打造具有独具特色的民生普惠金融工程。

    立足网点优势

    加强普惠金融渠道建设

    按照“全天候、全覆盖、可持续”三项原则,东海农商银行秉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加强物理渠道和非物理渠道建设,逐步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的普惠目标。

    物理渠道建设方面。优化网点布局,强化网点管理,提升网点硬件环境;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居民集中居住区、专业市场,推行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智能银行建设,延伸服务半径。

    非物理渠道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圆鼎卡”在医疗、交通、校园等领域的应用;密切关注新型支付渠道,加快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建设;加强支付宝快捷支付、京东支付等新型支付渠道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抓好柜面业务分流,加快推进折换卡业务,探索“智慧厅堂”运营模式,提高电子银行柜面替代率;强化移动银行二期、积分系统等新业务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优化用卡环境、产品丰富、渠道扩展及新业务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狠抓业务创新

    夯实普惠金融服务基础

    围绕业务发展,东海农商银行加大普惠服务力度,通过经营专业化、营销网络化、客户细分化等模式,把普惠金融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经营专业化。坚持“以客户做市场”的经营理念,根据城乡市场客户异同设立专营机构,确定按揭贷款专营支行、对公贷款专营支行、小微专营支行和“阳光信贷”专营支行4大类专营机构,做到“一行一品”。

    客户细分化。坚持客户拓展与维护并重,运用客户关系CRM管理系统,强化客户数据分析挖掘,在实施精准营销、交叉营销的同时,对客户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定价。

    营销网络化。转变传统的宣传营销模式,营销思路由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变,特别是借助微信平台,实现营销的“裂变”效应;搭建推广自身的微信平台,定期、不定期发布存款、理财、信贷、电子银行等产品信息;借助社会微信公众号加推营销链接;搭建网上申贷系统,畅通申贷途径,通过微信“线上”申贷,增强信贷的可获得性。

    电子产品免费化。推出电子银行免费服务,办理“圆鼎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全部免费,使该行真正成为“免费银行”。

    产品多样化。相继推出“公职贷”“装修贷”“光伏贷”“车易贷”等贷款新产品;推出手机银行自助贷款和移动终端上门放贷方式,打破信贷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提升客户贷款便利性和办理效率;推出“定活通”“益农存”等特色金融产品;与无锡农商银行合作代理销售理财产品;与自来水公司、广电公司、电力公司等单位合作,开通代缴代收等便民服务;今年三季度,该行成功发行社保卡和贷记卡,并紧跟后续工作,对社保卡实施“五免”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保卡的人社业务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与县域9家优质商户签订贷记卡营销活动协议,实施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

    坚守市场定位

    打造普惠金融中坚力量

    东海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打造县域普惠金融中坚力量。

    推进信贷集中审批授信。启动集中审放模式改革方案,组织全行精干信贷队伍对全县集中走访授信,并贯彻执行季检、年检制度,真正落实“信贷工厂”模式;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授信中心,专职负责支行上报的贷款调查、授信;支行客户经理职能转换为营销经理,实行营销经理包片制,支行行长纳入营销经理队伍,负责包片内贷款营销,提高办贷效率,实现专业人办专业事。

    升级“阳光信贷”新内涵。在扎实做好“阳光信贷”动态管理与调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阳光信贷”新内涵,扩展“阳光信贷”新领域,不仅深入农村市场,还让“阳光信贷”进城区、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扩大“阳光信贷”覆盖面;出台《江苏东海农村商业银行“阳光信用贷”贷款管理办法》,向阳光信贷客户中信用状况好、经济状况佳的客户推出信用贷款,有效解决部分农户贷款担保问题,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

    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支持引导农业产业转型、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为目标。鉴于东海县土地承包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全面完成,该行主动与农委、经管站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记、管理部门对接,获取注册名单,及时掌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注册信息,逐户上门走访,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大力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时,该行在充分研究新型经营主体运行模式和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将土地经营权、收益权等经济要素作为资产纳入授信范围,提高信贷工作的针对性、务实性,在总行层面明确授信审批流程,建设绿色快速审批通道,增强客户获得资金的便利性和迅捷度。

    助力小微企业壮大。一方面主动搭建与小微企业的对接平台,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转贷工作,按小微企业转贷操作流程,提早介入,仔细甄别,为辖内符合转贷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减轻还贷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精准发放扶贫贷款。成立扶贫贷款领导小组,负责与各乡镇沟通协调和对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进行调查、评级、授信;制定并严格执行《东海农商银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办法》《东海农商银行扶贫贷款操作细则》等管理制度和办法,明确各部门、各支行的职责分工,对贷款贴息对象、范围、金额、用途及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实现贷款贫困户跟踪监测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审查名册、建立档案等措施,实施名单制管理,将《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名册》信息录入计算机并锁定,发放时严格审查扶贫贷款对象;通过与乡镇、村干部交流座谈、研究制定扶贫贷款发放程序,确保扶贫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避免冒领、违规行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