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续写父亲的供销情
□ 程 涛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这首60年代的歌曲,节奏充满了力量,给人以希望。如今再听,它又一次把我带回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70年代末,对工人阶级来说,供销合作社是最好的工作单位。对于一个县城的孩子来说,供销合作社装载着生活全部的需求和愿望。

    “红红的五星闪闪亮,红红的柜台一圈放”,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商店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很自豪,因为我的父亲就在那红星闪闪的大房子里上班。那时,供销合作社门市部分为五金店、百货店和副食店。最大的一间卖百货,四周除了门,摆一圈儿柜台,分别卖服装、布匹、鞋帽、雨具、锅碗瓢盆以及图书、文具等。大百货店里有一种威严的气场,顾客进去都轻声慢步的。售货员一个个都是“我的地盘儿我做主儿”的范儿,从不跟顾客客气,但东西足斤足两、足尺足寸。

    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失去双亲的父亲从小就吃了很多苦。但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供销合作社职工。那个红色年代的商店叫供销合作社“东方红”门市部,因为父亲年纪小、个头矮,站在柜台里很不起眼。但是,父亲的笑容、父亲的服务态度和准确无误的算账技能,很快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经过几年的锻炼,父亲由一名普通的职工被提拔成了一名干部。在我的记忆里,冬天父亲天天穿着一身中山装,带着蓝色的帽子;夏天是白色的短袖衬衫和深蓝色的裤子,脚上穿着母亲为他纳的千层底布鞋,左上衣布兜里总是插着一支闪闪发亮的钢笔。在儿女们心里,父亲就是一座雄伟的山,是我们的骄傲。小的时候,每天盼着父亲下班回家。进大门的一刻,父亲总是推着自行车,按几下自行车铃铛。现在想想,那种踏实、亲切的感觉让人很满足。或许,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依赖、一种幸福、一种荣耀。

    有那么几年,父亲的工作必须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农民群众结帮扶对子,传达县级供销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指导精神,帮助农村供销合作社购销点正常运转。父亲扎根农村基层社时,尽最大能力做到农业生产物资供应到位,让每一位农民群众满意。他朴实真诚为农服务的态度打动了老百姓的心。供销合作社是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也是父亲一辈子奉献自己才华和智慧的地方。可以说,父亲与供销合作社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缘分。

    时光流逝,转眼之间我们姐弟几个都已人到中年。父亲未了的供销情让哥哥、姐姐们一直没有离开过供销合作社这个大家庭,他们无论是在供销合作社领导下的化肥厂、化工厂,还是在最基层的糕点厂、酱菜厂,对供销合作社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是他们扎根基层、与供销合作社共同成长的动力源泉。

    2010年,我和哥哥姐姐又先后远离家乡,来到异国他乡的老挝农村,进入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单位——中农钾肥有限公司工作。老挝民主共和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常年温度偏高、潮湿,然而这里又是世界钾盐储存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供销合作社是联系“三农”的窗口,在国外也不例外,公司生产的钾肥是“为农”产品。投身于供销合作社农资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为“三农”服务,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是我们这些供销合作社人不变的追求。我们兄妹几个在那里工作生活,需要努力适应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每当工作量压力大想家的时候,哥哥姐姐都会互相鼓励对方,并开导帮助我这个弟弟。父亲曾经说过:“农村才是他和供销合作社看到希望的地方,农民才是供销合作社的根基所在。供销合作社这个牌子不能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在老人和中年人的心目里,供销合作社这个牌子就是诚信、无假货的代名词。

    多年来,我们努力工作、恪尽职守、完善自我、服务农民,为供销合作社中农公司贡献力量,也继续书写着父亲未了的供销情。我想,供销合作社也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空间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重铸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农钾肥老挝有限公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