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是近年来中国茶界跃出的一匹黑马,有茶的地方就有安化黑茶。湖南省安化县委、县政府经过十余年的拼搏,成功打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现象”。安化现象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安化黑茶走上精准脱贫路,并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表彰。
湖南省安化县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108万人口,其中贫困人口有 15.8 万人。多年来,由于安化黑茶属于边销茶,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黑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安化黑茶走进大市场,截至2016年底,安化黑茶连续十余年实现高速增长,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31万亩,茶叶企业150家,茶叶加工量6.5万吨,综合产值125亿元,茶产业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达32万人,茶产业税收占比20%。因为黑茶,外出打工的人们陆续回乡从事黑茶种植及相关产业,黑茶产业帮助5万余人实现脱贫,这里的人们正在依靠黑茶产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安化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蒋跃登介绍说,近十年来,安化县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把黑茶产业作为全县的重点特色产业培育,抢抓市场机遇。安化黑茶产业迅速复兴和发展,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是中国生态产茶县、黑茶产量第一县、科技创新第一县。
“一户农户种植一亩茶园就能基本实现脱贫,两亩茶园就能完全实现脱贫,黑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精准扶贫的步伐”,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介绍说。黑茶产业在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挑起了精准扶贫的大梁。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户茶农种植一亩茶园,每年能获得6000余元的收入,除去2000余元的生产成本,每亩效益达4000元以上。高山茶、山头茶的效益更高,能达到每亩8000元到15000元不等。一户农户种植一亩茶园就能基本实现脱贫,建设两亩茶园就能完全实现脱贫。近年来,贫困农户仅因茶增收每年就达人均1800多元。
黑茶产业的大力发展,铺就了安化精准扶贫之路,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整合资源,近3年来,50家以上的安化黑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筹资两亿多元,解决了近10万贫困人口的发展难题。
安化黑茶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包装、物流、旅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包装产业为例,安化黑茶产品包装,特别是花卷茶的制作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竹篾,促进了竹农增收,几近销声匿迹的篾匠,又成了茶企争相聘请的“香饽饽”。
同时,很多安化黑茶企业发展壮大后,又拿出大量资金反哺农业、帮扶贫困农民,积极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搭桥修路,捐助贫困学生,资助重病患者、孤寡老人。安化黑茶龙头企业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农卖茶难,而且让茶农在种茶、采茶、制茶等环节上实现增收。
黑茶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种茶贫困户的积极性,在国家扶贫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安化县政府将始终抓住安化黑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争取在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