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只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是企业形态。海底捞做的是火锅,是中餐,消费者评价一顿火锅“好不好吃”往往并不单单取决于好吃一个维度,它还包括了菜品跟消费者的接触面,这里面涉及最多的,就是服务。喜茶做的是20 多元一杯的茶饮,消费者对它评价“好不好喝”的标准往往是口味和调性,它更接近于零售。所以买喜茶的人都习惯外带,即便坐在店里,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也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好好喝茶,而是拍照。

    第二是团队构成。海底捞的员工基本以文化水平不高的熟人为主,并且几乎全部来自农村,但喜茶的员工大部分都是 90后,他们即便学历不高,但大都经历着大城市长期以往的熏陶,互相之间也不认识。前者更需要的是归属感,后者更需要的是灵活的成长空间。

    第三是创始人。亲情化管理和流程化制度显然都有它的优势,但也存在弊端,前者由于过分依赖人,容易限制企业的发展速度,而后者更多把人作为模块化的执行工具,则是容易造成体验感的缺失。所以我们看到,海底捞在 2007年时,把过去师傅带徒弟的制度改为了“升迁考”晋升制。 所以我们会看到,喜茶今年在改变形象的节奏上越来越快。

    在我看来,海底捞和喜茶的营销模式对当今茶企都有借鉴价值,只要用心,你就是赢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