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0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球茶叶供需矛盾突出,出路在哪里?
“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嘉宾各抒己见
本报记者 冯斯正

斯里兰卡茶叶局国际推广部主任哈希撒·阿尔维斯主讲了自己国家的茶饮——锡兰茶,并对锡兰茶产业对国家的影响做了分析。
马来西亚茶叶商会署理事长刘俊光说,马来西亚是个随时随地都在享受茶生活的国家。在马来西亚,茶叶消费中红茶占比85%,另外15%是中国绿茶,近年来普洱茶也成为马来西亚日常饮茶的一部分,而拉茶则是当地特色茶饮。马来西亚对各种国际环境友好型的认证特别关注,凡是马来西亚进口的茶叶,都必须标有这些认证。
俄罗斯茶叶咖啡协会主席拉马兹·钱图里亚对俄罗斯茶叶进口的现状和消费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 他指出,据统计,红茶在俄罗斯的消费占到了91%,绿茶则占9%;在进口茶叶中,82%是散装茶。中国的茶由于价格较高,进口商利润不高,所以近几年俄罗斯进口中国茶的比例缩小。在俄罗斯饮料市场上,咖啡的势力较强,这致使茶叶销售很有压力。
英国茶叶委员会执行主席威廉·高曼以英国市场为例做了分析。 他指出,如今,英国传统红茶市场出现下滑,但是特色茶的比重在上升,这就需要茶产业的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茶企要重新配置品牌,一味压低价格并非明智之举,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找到平衡点。
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彼得·高吉就美国茶叶进口和消费情况进行了演讲。 他指出,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但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绿茶和专业类茶。值得高兴的是,茶的总体销量在美国递增,媒体方面也在宣传饮茶的好处。世界消费方式也在改变,茶天然的社交属性会帮助它的传播。
欧洲茶叶与花草茶协会科研主任马腾·维奇则对欧洲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在消费现状、新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方面做了分析。 他其指出,在欧洲,花草茶消费占到全部的三分之一,而且海外需求也很可观,通常情况下,店内会依据消费者的喜好而量身拼配茶叶。中国茶在欧洲显得较为小众,比较高档的中国茶只会出现在欧洲的茶叶精品店。
法国茶叶专家凯特琳·洛热温特主要从茶旅游方面进行了分享。 她认为发展茶旅游是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茶纪念品、茶体验、茶考察都可以成为茶旅游的内容。她同时强调,中国游客与外国游客在茶旅游的目的性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应当个性化定制。在中国有过留学经历并学习过中文的凯特琳,十分推崇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其著有《茶之帝国》一书,此
道德茶叶联盟主席伊恩·米奇利对茶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挑战进行了演讲,并对道德茶叶联盟在中国的项目进行了展示与说明。
土耳其里泽商品交易所总监哈桑·昂德以世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代表——土耳其茶为主题做了的演讲。 他指出,土耳其拥有450万亩茶园,作为世界第五大产茶国,人均年饮茶量可以达到3.5公斤,居世界第一。喜好红茶的土耳其人,日日不可无茶,当地消费者也很期待品尝中国红茶。

    9月27日,2017国际茶业大会期间,“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举行,成为活动一大亮点。会议对全球茶产业如何实现供需平衡以及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探索性的前沿研讨,从实践角度为全球茶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与会协会负责人及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全球茶叶产量的不断增长,茶叶供需矛盾开始凸显,对茶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要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扩大茶叶的消费覆盖面、深化茶产区及消费国之间的深度合作、打破技术壁垒推动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转移分享、加大对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力度、严格制订和执行农残标准、平衡全产业链的利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