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第四届中国茶叶大会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举行。采访大会的记者一踏上五峰的土地,就感受到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气息。
五峰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国杰告诉记者,五峰是典型的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属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茶产业作为五峰第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尤其是近5年来,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20.8万总人口中从事茶产业的达到13.5万人。现有茶园面积20.5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94万吨,茶农鲜叶收入4.02亿元,茶叶农业产值8.34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蓬勃发展的茶产业成为了五峰人的致富产业。
“书记工程”等措施
实现制度保障
县政协副主席李平告诉记者,五峰茶产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得益于领导的重视。五峰将茶叶产业发展确定为“书记工程”,成立了由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仅2016年就先后五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门研究茶产业发展。在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县茶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在政策方面支持力度大。每年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支持茶叶基地建设、重点茶企技改、茶叶加工以电代柴、良种繁育推广、质量安全监管、品牌宣传推介等。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对茶叶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落实扶贫贴息政策。2016年,在册贫困户新发展茶园6060亩,2017年达到7401亩,两年合计13461亩,政府无偿提供茶苗、肥料,并加强对茶农的技术指导,实现茶叶增产、茶农增收。
通过制度实现保障。先后出台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关于争创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意见》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等。
多年努力形成
突出的产业优势
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懈努力,五峰茶产业已经形成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是生产技术优势。五峰在全国率先探索茶叶轻基质穴盘苗生产技术,采用“工厂化”模式繁育茶树种苗,填补了我国容器繁育茶苗标准的空白,是茶叶种苗繁育的突破性成果之一。2016年,县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团队达成了“茶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合作协议,今年2月,又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签订了五峰茶产业提质增效合作协议。科研技术大幅提升。2016年,五峰茶叶专家邬运辉获得“全国十大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称号。多年的努力换来了五峰茶叶科研的丰硕成果。例如湖北采花茶业“名优绿茶一线两用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2015年通过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峰茶业还先后取得17项设计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品种选育方面也形成了品质优势。一方面五峰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优良的茶树品种。五峰已从本地群体种茶园中选育出鄂茶7号、五峰212和五峰310等3个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五峰原生茶叶品种氨基酸含量达到7%,高出一般茶树品种的40%以上。茶多酚含量高达34%,比一般茶树品种高4-5个百分点。水浸出物最高达47.5%,比一般茶树品种高5-6个百分点。品种特性非常明显,好品种孕育出了好品质,形成了五峰茶滋味鲜浓、回味甘甜的独特优势。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品牌形成集群优势
近几年来,五峰县茶产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湖北采花茶业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省的茶叶领军企业,对推动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峰千珠碧等8家茶叶企业也先后发展成为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规范企业管理,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五峰白溢春茶业、武陵山茶业、五峰宜红茶都、汲明茶业等企业2015年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集体挂牌四板,成为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首个茶叶板块。与此同时,各茶叶企业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建立质保体系,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服务。茶叶生产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标准覆盖率达100%,先后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五峰绿茶》《采花毛尖茶》等4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有6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五峰是全国第一批绿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湖北首个茶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目前,五峰茶叶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7个湖北名牌产品、5个省级著名商标。在全国首届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采花”品牌价值被评估为9.23亿元,位列全国茶叶企业品牌十强榜第3位,被授予“最具发展力品牌”。2016年,“五峰绿茶”被推荐为全国十大绿茶公共品牌,“五峰宜红茶”在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五峰茶产业的品牌建设逐渐呈现出集群效应。“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名纷至沓来。
谈及未来,宜昌市人大副主任、五峰县委书记陈华表示,“十三五”时期,五峰将围绕茶产业的转型发展,积极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基地(茶业)县创建,全力争创全国茶叶知名品牌示范区,力争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三产融合”和“茶乡旅游”。在2017中国茶业大会上,五峰成为2017年全国唯一的国家茶叶公园创建试点单位,同时启动茶旅名城建设。依托新城山水,将渔洋山茶主题公园、茶马古道、红茶加工遗址、茶交易市场、茶博馆与渔洋河水景观串珠连线,在茶叶产区加快建设茶叶特色小镇和一批茶叶主题公园。
着力打造西南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做靓茶文化名片,尽快形成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出口加工、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文化传承融合发展大格局。规划到2020年,力争茶叶市场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全县涉茶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
美丽的五峰,勇攀高峰的五峰茶产业,我们深深地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