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嵌进心里的金牌服务
山西省沁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升金融服务纪实
赵天勤 霍英东

    “农民喜爱的乡村银行”“服务社区的零售银行”“县域经济建设的领军银行”,这是山西省沁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三大品牌,更是该联社对农村金融企业的准确定位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诠释。

    创业者的幸福

    针对近年来产业调整、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下岗职工较多和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困难的实际,沁水县农信社主动与人社部门、专业担保公司精准对接,促成政府注资1000万元设立担保基金,并委托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共同制定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推出了“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为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提供5000万元的担保,企业单户可投放贷款100万元,个人单户可投放贷款10万元,解决自主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下岗职工和农村青年创业。截至目前,全县农信社已累计投放贷款3600万元,为464户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成功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农信社做后盾,更让创业者觉得:奔梦征程,未来不远,路在脚下。 

    贫困户的好日子

    沁水县是我省58个贫困县之一,围绕“2017年摘掉贫困帽、2018年整体脱贫”的庄严承诺,农信社全面落实“助力脱贫攻坚,农信雪中送炭”扶贫工作思路,新年伊始就迅速组织全县24个分支机构近百名客户经理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实施精准扶贫,高质量完成上门“无缝对接”和信贷基础资料的收集,共评定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98个、信用户28576户,其中新增贫困信用户2117户,为全县7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全部进行了评级授信,实现了评级授信全覆盖,有效推动了金融扶贫工作向纵深开展。 

    吃“生态饭”,发“绿色财”。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确立的“生态沁水,绿色脱贫”的发展思路,农信社及时跟进金融服务,着力将信贷资金放在杂粮、蔬菜、林药、畜牧、旅游、光伏等脱贫支柱产业发展上来,用充裕的资金撬动将“绿水青山”变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同时,积极协助政府、保险等相关部门构建贫困村、贫困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股权量化、按股分红、保底收益等办法,使贫困村、贫困户获得稳定的股权收益、劳务收益和财产收益。在扶贫产品上,他们还专门组织研发了“光伏贷”等特色产品,让贫困户在脱贫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通过金融帮带,强力推动了一批、发展了一批、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示范村和扶贫支柱产业。现在,全县连翘、苗木花卉、经济林、小杂粮、蔬菜等绿色产业产值达到36亿元,有效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

    企业家的福利

    实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支柱。有言道,实业如木,金融如水。木离不开土,也离不开水。水太少,则通缩,木就会干枯而死。近年来,沁水县农信社在支持实体经济、小微发展、大众创业中坚持放水养鱼,不断推陈出新,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浇灌着实体经济。他们不仅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服务模式、结算手段,有效地满足辖内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而且充分结合网点多和人员多优势,加强科技支撑,拓展互联网金融,优化审批流程,加快了小微信贷业务的高效发展。 

    根据县域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需求旺、频率高的特点,他们坚持以“小额、分散、流动”为原则,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企业担保、企业抵押、存货质押、小企业联保等信贷业务产品,在单户500万元授信额内,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针对各个企业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制定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并签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针对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沁城煤矿,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为其综合授信2亿元,并联合五家农信社系统的机构成功发放了2亿元的“社团贷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