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9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锡兰茶行》系列报道(三)
可持续发展精神引航斯茶企健康发展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Petro茶叶工厂的牌子和旅游广告一起排在道路出口处,足见其横跨茶业、旅游双领域的定位。

    Hayleys 集团

    此次考察,斯茶局为媒体团安排了三个企业,Petro 茶叶工厂、Hayleys 速溶茶工厂和Lumbini茶叶工厂。前两者,皆属于Hayleys 集团。

    Hayleys集团建于1878年,业务覆盖面很广,是斯里兰卡的老牌企业,在农业出口方面处于领军地位。其拥有Kelani茶园和Talawakelle地产,其中包括茶园44处,占斯里兰卡农业种植面积约19500公顷。Hayleys的茶产量每年占据斯里兰卡茶产量的4.5%。

    Petro 茶厂设立在努瓦拉埃利亚地区,也是斯里兰卡最大的茶厂。其建于1885年,拥有茶园2000多亩。斯里兰卡共有七大茶区,分别为:康提Kandy、丁布拉Dimbula、萨博拉格慕瓦Sabaragamuwa、鲁乎纳Ruhuna、乌沃UVA 、乌达普瑟拉瓦Uda Pussellawa和努瓦拉埃利亚Nuwara Eliya。各产地因海拔高度、气温、湿度不同,均有不同特色。努瓦纳艾利亚产区,海拔最高,所以这里产的红茶,被誉为“茶中香槟”,味道清新淡雅、带有花香,茶汤呈现琥珀色,非常适合清饮。

    Hayleys速溶茶工厂,主要生产茶粉、红茶浓缩汁、锡兰茶香精、锡兰茶提取物等。此茶厂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制作茶饮料。该厂出品的茶粉全部是由锡兰红茶提炼,原料茶中有将近一半是自家茶园生产的,原料可追溯。

    于斯里兰卡而言,Hayleys的多元化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精神和国际胸怀,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可持续性是Hayleys一直强调的,也是贯彻在企业运作中的。Hayleys保有高度的社会意识,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此举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而其目标也是巩固企业可持续发展性在全国所处的领导地位。此外,Hayleys 旗下的涉茶机构,均在高速路的出口和主干道上张贴相关的宣传标牌,这为其和旅游业的接洽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也体现了斯茶企业的产业多元化融合精神。

    游后感 

    “可持续发展”是个高频词,各行各业都在用;而在斯里兰卡茶业从业者的口中,不仅是挂在嘴边的时髦话而是实践于行业的准则。

    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和行业制度的设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锡兰茶的种植、生产、存储、运输和分配等方面都得到全面贯彻,并成立了相关联盟。联盟成员包括一些国际保护机构和斯里兰卡所有茶产区的小型农场主和地产主,所以“可持续发展”对锡兰茶而言早已不是新现象。

    早些年,锡兰茶就全面禁止使用DDT农药,而用木箱装运茶叶的做法也早就废弃了。经由蒙特利尔温室气体协议的认证,现在斯里兰卡是世界唯一生产氧气友好型茶叶的国家。这一切,和国家的支持和斯茶局的协助紧密相连。

    不仅是对环境可持续的理念,在人力的可持续方面斯里兰卡茶产业也給予足够的关注。就在参观Lumbini茶厂当日,正好路过茶厂医院,茶厂员工们一排排坐在大厅外面,按顺序依次就诊。在考察中得知,在斯里兰卡境内,有50多万的茶工都享受着住宿、医药服务和下一代教育的免费福利。人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基石,为劳工提供切实的保障,即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持久原动力。

    斯里兰卡茶产业上有诸多利益相关角色,如小型茶场主、区域性茶园公司、私人茶厂厂长、鲜叶交易商、拍卖代理商、拼配者、包装商等十多个,其中小型茶场主(Tea Small Holder)最为重要,因为全国72%的茶产量都出自他们。

    为给这部分有生力量提供行业保护,1977年斯里兰卡还成立了小型茶场主发展机构,并有第35条法案予以支持。

    后来在1991年出台36条法案,便于各种小型茶场主社团的注册;1997年出台的第21条确定了该类社团的法律地位;2003年的第34条法案是对原始法案的补充。

    这些相关法案和机构,在增产、市场推广、生产力提升与员工福利等方面起到帮助,并极大地扶持、服务了业内基础,稳固了行业根基。

  Lumbini茶叶工厂

  Lumbini茶叶工厂在斯里兰卡加勒市,位于斯里兰卡西南部。从科伦坡到那里,开车要四个多小时。

  Lumbini(蓝毗尼)和尼泊尔的佛教圣地同名,在梵文中有“可爱”的意思。据斯茶局介绍,斯国内低海拔种植园中出产的最好的茶叶,就在这个茶厂。Lumbini茶园大约225公顷,其产品大部分出口,鲜叶全部都是手工采摘,销往美国、墨西哥、欧洲等。产品价格保持逐年上涨6—7%。

  我们到厂后看到女工为制作白毫银针正在挑拣茶芽。据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要制作银针白茶,600公斤的嫩芽才制出1公斤的成茶,保证茶叶耐得住长时间浸泡,不苦涩。

  Lumbini茶是由Jayawardana家族于1984年开创的,因其出产香气足、味道醇的红茶而在斯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并大量外销。

  Lumbini茶园地处的小气候近似于辛哈拉加森林,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茶叶,在国际上斩获过各种奖项,并获得了包括美国专业类茶叶研究所等机构的认证。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