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连续多年实现涉农贷款“一个高于”、小微企业贷款 “三个不低于”的发展目标。
倾斜实体经济信贷资源
该省农商银行始终不忘支农支小的初心,新增贷款重点投向在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一是单列涉农小微贷款投放计划。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下达了计划,并加大专项考核力度,确保实现涉农贷款“一个高于”、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二是持续加大“财园信贷通”支持力度。全省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通过坚持制度先行、业务充分授权、创新金融服务、加强考核管理等举措开展营销对接工作,做好“财园信贷通”授信放贷工作,市场份额大幅领先全省各金融机构。三是持续支持“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全省农商银行主动与当地农工部、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对接,强化部门协作、做优信贷供给、简化贷款流程、优化服务机制。在把握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全省农商银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江西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投放计划。四是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江西省联社出台指导意见,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实现乡镇责任银行网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信贷投放“三个全覆盖”;制定精准扶贫贷款尽职免责办法,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较“三农”贷款提高1%-2%;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扶贫贷款一般7个工作日内可办结。
提升实体经济服务水平
江西省联社全面推行事业部制建设,设立公司、三农和小微事业部126个,实现事业部成员行全覆盖,并完成事业部组织架构、人员及存量贷款划转“三个到位”,将营业网点作为事业部的前台营销团队,组建专业化营销队伍,通过以事业部制为条线,实行分片包干、前台专业营销、后台集中审批,简化了信贷审批流程,提高了信贷审批效率,实现了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服务的专人、专岗、专营。
同时,通过出台涉农、小微、精准扶贫贷款工作尽职免责办法,江西省联社明确了不良贷款容忍度,消除信贷人员惧贷、惜贷思想。
挖掘实体经济市场潜力
通过主动开展“扫园、扫村、扫街、扫户”“四扫”营销活动,江西省联社挖掘实体经济的市场潜力,制订并落实资金营销计划,寻找、选择和培养客户,满足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贷款守信用的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江西省联社对接工商、税务、园区管委会、海关等部门,取得反映农户经营状况、盈利状况的第一手资料,用于优质客户的识别和判断。
此外,江西省联社将行业协会、商会作为拓展目标客户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定期以特别会员身份参与活动,既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及发展趋势,又广泛地宣传全省农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创新实体经济服务产品
江西省联社在全国农信系统中率先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创新部门,在部分重点成员行建立了产品创新基地,帮助指导成员行研发推广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对涉农、小微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先后创新推出了农机贷、消费贷、蜜橘贷、油茶贷、互助创业贷、安居贷、商链贷、诚商信贷通、创业贷、税贷通、续贷保等“百福”系列信贷产品,覆盖涉农、小微企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江西省联社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两权”抵押贷款占全省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近80%;主动与省工商局合作开展个体工商户创评工作,全面开展“诚商信贷通”业务,该业务荣获第七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中的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普惠金融产品第一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建成并全面推广“e百福”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户可以网上直接申办贷款,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落实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在自身经营运行成本较高、财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江西省联社采取“一停、一减、一降、一免”,携手实体经济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一停”即贷款业务停止收取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一减”即下调了17项结算类收费标准,扩大了收费减免范围,加大了收费减免力度;“一降”即优化了利率定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客户,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利率定价,尽可能降低贷款利率,为实体经济降低了融资成本;“一免”即在长期实行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内汇划资金免费的基础上,又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转账终端手续费全免服务,仅此一项为客户减免金融服务成本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