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轮作休耕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新闻办举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情况,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介绍了该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做法。

    据介绍,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等10个部门和单位,在全国9个省(区)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

    曾衍德表示,通过开展粮豆轮作、休耕区压采、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环境问题治理。一是种植结构优化。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面积调减3000多万亩,大豆增加1000多万亩。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缓解了玉米库存压力。二是生态环境改善。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地力水平。休耕季种植绿肥等作物,在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资源高效利用。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小麦休耕试点,平均每亩减少用水180立方米,共压减地下水开采3.2亿立方米。吉林省在东部冷凉区推行玉米大豆轮作,每亩节肥30%、节药50%左右;在西部易旱区推行玉米杂粮轮作,每亩节水1/3左右。

    张坚勇表示,农业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以来,江苏针对耕地资源少、利用强度大、生产负荷重的实际,积极调研立项,率先自主开展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6年江苏省财政专项安排5000万元用于开展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重点选择在沿江及苏南等小麦赤霉病易发重发、生产效益低下地区,丘陵岗地等土壤地力贫瘠化地区、沿海滩涂等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以及土壤酸化、养分非均衡化等生态退化明显地区先行先试。通过一年的试点,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在冬季培肥和轮作换茬过程当中,不种小麦,种了绿肥油菜、豆科植物,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张坚勇说,今年江苏全省试点扩大到了20个县,希望能把轮作休耕的文章做大做好,让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谈到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是否会影响农民收入时,曾衍德表示,要让农民愿意开展轮作休耕,必须保证其收益不减少。对此,今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部分项目资金,支持各地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一是增加资金规模。中央财政安排了25.6亿元资金,其中轮作15亿元,休耕10.6亿元。二是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在实施方案中,轮作每亩补助150元;休耕方面,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一季休耕每亩补助500元,湖南重金属污染区休耕两季每亩补助800元。三是创新补助方式。中央财政将补助资金分配到省,由省里统筹安排分配到县,由县组织实施落实到乡镇。此外,还鼓励各地结合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与农业示范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国家级扶贫县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项目、集约资金,提高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政策实施效果。

    曾衍德表示,今年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共涉及192个县(市),将来常态化、制度化后,区域和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一个制度化的探索,目标是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上推广应用。 (农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