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家解读《茶界中国》(三)】
路,承载着茶人的光荣梦想


本期专家:黄建璋 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专职研究员

    江苏卫视播出十集大型纪录片《茶界中国》的第六集《根脉的传承》,把视角投向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茶人身上,看得我如醉如痴,情绪凝结。因为我也是个执著的茶人,自然倍感亲切,感同身受。《根脉的传承》赋予茶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影片中所蕴藏的精神世界,和当下受众的精神世界遥相呼应。善良、正直、进取、奉献……这些人类最宝贵的品质,焕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芒,深深击中我的内心,给予我慰藉和启示。

    开篇别出心裁,不说茶人做茶,而说茶人魏月德化身成铺路者,别开生面地描绘一个茶人的梦想,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茶人早立志是成功的起点。人生路漫漫,茶人更应坚守信念、矢志不渝。事实证明,一个茶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茶人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茶人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茶人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接着,平地一声雷,由企业家王文礼道出“铁观音”的由来。王文礼先祖发现了安溪好茶,被乾隆皇帝御赐“铁观音”,一时名扬天下。故事在这里已经进入一个高潮了,不料接着又是一个高潮,茶人魏月德道出祖先出生的时候观音晓梦的故事,点出铁观音母树为一个茶类品种的始祖,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个基础上,穿插企业家王文礼强调市场运作,推陈出新,发展铁观音现代工业;穿插茶人魏月德强调技艺传承,祖宅中寻根问道,传承百年的铁观音传统手工;穿插英国人传承了百年的下午茶;穿插日本人最古老的宇治茶铺……娓娓道来,观众就很容易接受了。

    最后落到根脉的传承与发展上,从茶文化到企业文化,从茶道到人道,从口感到感悟,当茶回归生活意境,那些安静、庄重、深厚、隽永的情感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在久违的心灵共振中,有了重新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能量。铁观音远远不只是好茶,不只是老茶,不只是拍卖大会炫耀的成交额,不只是沸腾在庙宇之中——它就是我们的人心和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信仰。

    路,承载着茶人的光荣梦想,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高大上、接地气,既展现文化软实力,又具有实践指导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影片以路为开篇,又以路为尾篇,可见茶人一直在路上。路在茶中显,茶于路中存,人生如茶路,朴实又甘醇。“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涉及44亿人口,这一区域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茶业发展要以中华茶文化为引领,让茶与茶文化成为“一带一路”地区人民相知相交的纽带。

    影片不断有悬念,不断引人入胜,真是难得,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一部茶叶纪录片。看影片,开茅塞,得新知,广识见,养性灵。这是看影片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今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更需要一大批为中国茶产业发展而铺路的人。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随着茶产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强强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正道。就像魏荫发现,王氏成名,从铁观音本身的茶类入手,提升好的技艺才能做出好的茶叶,有好的茶叶才能卖出好的价格。所以我一直倡导以茶人为主体,以文化为核心,特提炼出“黄建璋讲茶堂”的和谐理念,与诸君共勉:

    茶人出而生茶叶,

    茶叶精而至茶艺,

    茶艺修而成茶道,

    茶道升而成茶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