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西省平遥县,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古城、晋商、票号等,但平遥还是山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保健试点县、首批山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却鲜为人知。平遥长山药作为“平遥三宝”之一,素有“中国小人参”的美誉,是当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6万余亩优质长山药种植基地里,当地上百年的药材种植传统得以延续。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是在2007年由平遥县供销合作社参股领办的,目前社员已从最初的10户发展到2895户。
产加销一体化
带动一方产业兴盛
“种植中草药投资小、见效快、销路还不愁,比种小麦和玉米强多了!”曾经种植分散,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种植效益不够突出的中药材产业,如今正蓬勃发展。当地农民种植热情高涨,这些都离不开晋伟中药材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的服务。
近年来,合作社通过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药材种植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合作社对种植中药材农户提供统一种子种苗、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回收、统一粗加工、统一销售和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培训种植技术的‘五统一、两免费’服务,不仅惠及农民,也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合作社理事长刘伟雄介绍道。
据了解,合作社常年聘请专家教授为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共举办科技培训班75期,培训农民达6250人次,印发科技书籍资料5万余份。每年春季,公司会开展“送农资、送种子、送技术进农家”服务活动,为农民实地解决技术难题。合作社制定的科技增收计划,每年可为农民增收7500万元。
“延伸产业链是合作社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发展就不能只是单纯地种植、收购、晒干、卖掉,而要解决药材的附加值问题。”刘伟雄表示,为了“变销售原料为销售产品”,合作社联合省级龙头企业山西昱兵药业有限公司,为合作社生产的中药材提供初加工和精加工服务。
据了解,合作社与昱兵药业公司投资2700万元建成了集中药材饮片生产加工、质量检测、追溯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基地,还建设了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中药材饮片生产线和标准化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年可加工中药材3000吨、中药饮片1200吨,年产值达4500万元。
一直以来,农产品如何才能卖得好、卖得价高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平遥种植中药材的农民来说,销售一度只能靠农产品经纪人,流通环节多还卖不到好价钱。2013年,合作社投资兴建了平遥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填补了山西省中药材批发市场的空白。目前,市场收购的药材占平遥县药材收购总量的90%。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上接国际、国内药厂,下联基地农户,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药材‘卖难’问题,同时也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刘伟雄介绍,平遥县中药材批发市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年交易量3750吨。中医药配送业务覆盖4市15县(市、区)600余家医院、药店、诊所,年配送量达3000余吨,销售额可达4500余万元。
开展金融业务
助药农实现利益最大化
农业生产中,农民最发愁的就是想干事没有钱。为解决这一问题,合作社在内部组建了资金互助部,将社员闲散资金利用入股分红的方式组织起来,集中用于合作社产业的发展和社员生产的投入。
“去年5月,合作社被确定为全省供销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8个试点之一。在县社的监督下,合作社的资金互助部为农民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刘伟雄表示,在坚持“社员制、合作制、封闭性和规范性管理”的原则下,资金互助部始终奉行“三查”“四禁止”,做好风险防控。“三查”,即借前调查、借中审查、借后检查,吃透社员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前景和资金使用情况;“四禁止”,即禁止吸收非社员资金、禁止非社员借用资金、禁止资金互助部员工为社员提供担保、禁止资金互助部员工向任何人泄露资金互助部资金信息和社员有关信息。为了进一步防控风险,互助部规定每年根据合作社当年盈利来确定盈利返还和占用费率,并将吸收资金总额的76%用于资金互助业务开展,24%存入银行作为社员退取准备金。同时,对吸收款额度、借用款额度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吸收款额度不超过资金总额的10%,借用款额度不超过总额的5%。
此外,资金互助部在人员管理和服务流程上参照银行营业部门的业务要求加以规范,每年至少召开1次社员代表大会,就资金信用互助的经营原则、服务宗旨、规范管理、加入和退取操作流程以及如何使用社员证、社员卡及保密规定等对社员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合作社专门购置了资金互助业务软件,实现全程电子化处理业务。同时,对柜台员工定期培训,要求员工工作期间始终保持微笑,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社员加入资金互助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资金部的存借信誉。
截至2016年末,合作社资金互助部做到收、付现金账务核算无差错,累计发放借用股金1.67亿元,为1248户社员提供了资金支持。
借助古城底蕴
打造文化养生旅游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失眠、抑郁、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而让人修身养性、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文化旅游项目——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既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
借助平遥古城深厚的地理、人文、历史底蕴,合作社与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山西省盐业公司在古城西侧建设了一条涵盖中医药文化展示、中药材电子商务、中药饮片物流配送、药浴药膳服务、名老中医坐诊、养生艾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街,推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为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提供了一个宣传的窗口、交流的载体和服务的桥梁。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街正在招商阶段。目前,北京同仁堂、广誉远、紫金锭、田德甡堂、中正堂、潞新堂、孙大夫老中医坐诊等商户已入驻。旅游街计划于9月19日正式开街。”刘伟雄如是说。
山西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伟雄
记者:合作社在电子商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伟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材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应用,使中药材贸易逐步告别了以“看货议价、现货现金”为主的传统模式。合作社的电商经验得到了山西省社的高度认可,并把全省中药材电子商务中心总部放到了平遥,使实体经济与虚拟市场充分结合,为平遥县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记者:合作社在扶贫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刘伟雄:近两年,合作社通过中药材产业扶贫,带动了5乡23个村1610户脱贫致富,每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4000万元。2016年,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合作社和上五村结对帮扶开发,为上五村、敖坡村、东崖窑等贫困村免费发放种子、种苗、化肥等物资,价值达27万元。同时,还提出了3年内完成4乡10村1250户脱贫的“3年帮贫致富”规划。除此之外,合作社每年都拿出10万—30万元捐资助学。“两节”期间,还为困难职工、贫困户送钱、送物、送温暖。
记者: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
刘伟雄:合作社希望通过土地、设备入股及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与北京同仁堂、哈药集团、双黄连等全国知名药企加强沟通对接,拓宽合作路径,把平遥建设成地道中药材的原料直供基地和“药食同源”的生产中心,深度挖掘中药材的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