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息快递


    第三届中国食品追溯技术 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将于11月召开 

    本报讯  (记者 白京京)8月29日,第三届中国食品追溯技术全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据悉,该系列活动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等单位发起,将于11月15日—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聚焦食品安全质量追溯技术、食品安全区示范区(品牌)、可追溯食品以及品牌电商的创新模式和最佳实践。同时,为贯彻落实“食安中国”的国家战略,活动同期还将举办“中国优质安全农业品牌G50”论坛,从安全可追溯示范农业企业、优质安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质量安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色小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等5个方向来推动食品安全建设。

    届时,将有数百家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企业,以及国家级出口食品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前来参展,数万名行业代表、专业买家对接交易,共同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加快推进“食安中国”的建设步伐。

    甘肃省着力培育 农膜回收市场体系

    本报讯 日前,从甘肃省农牧厅获悉,甘肃省将以玉米、马铃薯、蔬菜为重点作物,通过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对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给予补贴,引导农民、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建立灵活有序的回收利用市场体系,提升全省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示范县地膜回收网络基本健全,资源化利用水平稳固提升,“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为达到典型示范、辐射引领的目的,今年,甘肃省将在马铃薯、玉米、蔬菜的主要产区,选择地膜覆盖面积在10万亩以上、具有一定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工作基础的45个县(市、区),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工作。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示范县高标准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为此,甘肃省将在会宁等33个享受旱作农业补贴的县(市、区)及敦煌等12个非旱作农业补贴县(市、区)按照不小于1∶5的兑换比例开展“交旧领新”“以旧换新”活动,逐步形成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并在上述县(市、区)扶持建设废旧地膜专业化回收网点200个,以合理价格开展废旧地膜回收;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根据其回收加工量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督促其设置合理的回收价格,以调动农民、商贩的交售积极性。

    此外,甘肃省将以10万亩为单元,设置200个监测点,形成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网络,以加强地膜应用和残膜污染监测。同时,组织省内农业机械研发机构开展废旧地膜回收机械研发,研制适合我省不同地域特点的废旧地膜回收机械。

(孙海峰)

    海南明年起将

    “以奖代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讯 9月4日,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从2018年开始,中央和省级财政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只在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考核验收达标的村庄以“以奖代补”形式分配,变“给钱创建”为“先创建后以结果奖钱”。

    2017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考核验收工作已于今年8月下旬开始。由省住建厅联合国土资源、农业、财政、旅游等有关部门及相关勘察设计机构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全省18个市、县开展为期近2个月考核验收工作。 

(孙慧 杨洲)

    天津引入

    第三方核查农机深松整地工作

    本报讯 为加强农机深松整地及激光平地作业补贴项目监管,切实保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工作绩效,天津市农机办在2017年农机深松整地及激光平地项目实施中,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监管核查。这是天津市自2010年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工作以来,首次实施市级第三方监管核查抽查工作。

    通过公开招标,天津润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承接农机深松整地及激光平地项目第三方核查工作。根据工作部署,核查范围覆盖蓟州、宝坻、武清、宁河、静海、滨海新区、北辰和津南8个有深松平地作业的区,核查内容重点是农机深松整地及激光平地作业实施情况,包括区级农机中心实施方案、作业地块落实、作业监管及区级验收情况,合作社机具作业GPS监测及机具作业台账记录情况,项目实施村镇地块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抽查。核查方式主要通过实地抽查、网络核查及电话抽查、台账检查、比照质询、拍照记录等形式展开。目前,春夏季已作业地块核查工作正在按照时间进度有序进行,通过第三方监管核查和对核查结果的反馈,将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农机深松整地及激光平地项目的管理水平,保障项目作业质量,进一步保证财政补贴资金精准落实。

(杨扬)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