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团组织服务行业水平大幅提升
全系统各类社团组织17955家 会员总数近280万个

    本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推动协会与联合社融合互补、协同发展,在深度服务政府管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截至2016年底,全系统主管、领办各类社团组织17955家,会员总数达到279.70万个(人);其中,总社主管社团会员总数达到1.3万个,分支机构116个,比2012年增加41个,增长54.7%。

    服务综合改革大局,社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系统主管、领办的17955家各类社团组织中,省级供销合作社主管、领办240家,地市社1299家,县及县以下16402家,主要是活跃在乡村服务“三农”一线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除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等传统优势领域外,各地供销合作社还主办、领办了一批电子商务协会,成为系统社团服务“三农”的新兴力量。此外,社团组织的会员结构也不断优化,279.70万个(人)会员中,团体会员43.74万个,个人会员235.96万人,其中系统外会员95.50万个,服务领域不断从系统内向系统外延伸。特别是茶叶、食用菌、蜂产品等农产品协会吸收了行业中大量的骨干企业,整合带动能力和行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参与产业政策制定,深度服务政府管理。各级社团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有效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社主管的烟花爆竹协会积极承担人员培训、安全评估、资质审查等政府委托任务,协助完成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规章等政策文件起草。总社主管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五年来承担“新网工程”、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以及有关研究课题等各类政府委托任务225项,参与制订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100多项。

    立足行业特色,搭建服务平台,提升行业发展水平。青海省枸杞协会等系统社团做大地方特色产业,在省内各地区成立分会,推广宁杞7号、宁杞9号等农产品新品种和野生黑果枸杞人工管理等农业新技术,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网络。十八大以来,中国棉花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等总社14家主管社团累计举办各类展、节、会等市场开拓活动500多次,棉业发展高峰论坛、农资科技博览会、国际茶业展、全国蜂业大会、果业品牌大会、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论坛等已成为业内品牌活动。总社主管社团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行业态势、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累计开展信息服务近400次。截至2016年底,棉花、化肥、果品、茶叶、毛皮、再生资源等价格指数达36支,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农民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13-2016年,总社主管社团共开展会员信用评价、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打假活动等各类行业自律活动138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100多次,有效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棉花、果品、蜂产品协会推广“中国棉花”“中华名果”“中国蜂产品”标识,为消费者甄选出放心优质产品,积极树立行业标杆。

    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等行业盛会,帮助地方农产品搭建经贸交流平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中国棉花协会当选为国际棉花协会合作委员会主席单位,历史上首位中国棉业代表当选主席。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成功加入国际毛皮协会,每年获得百万元左右的项目经费。中国食用菌协会充分利用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单位的优势,为行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国内产业利益创造条件。通过整合系统内外资源,沟通国际、国内市场,供销合作社系统社团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外交战略,在国际行业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截至2016年底,全系统主管、领办各类社团组织17955家,会员总数达到279.70万个(人);其中,总社主管社团会员总数达到1.3万个,分支机构116个,比2012年增加41个,增长54.7%。

    总社主管社团五年来承担各类政府委托任务225项,参与制订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100多项。

    2013-2016年,总社主管社团共开展会员信用评价、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打假活动等各类行业自律活动138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100多次,有效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宗 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