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主体竞争的多元化,开创“柜面服务营销、渠道高效智能、集中防控风险”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已迫在眉睫。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紧跟潮流发展,按照“围绕八个坚持,实现八新目标”的部署安排,确立了“管理+创新+合规”的运营管理新模式,持续抓运营管理、抓服务创新、抓风险防控,确保全省农信社运营工作有序、转型、安全发展。
以“有序发展”为指引
夯实管理根基
山西省联社严格按照任务细化、步骤区分和时间节点,制定重点工作推进计划。通过队伍管理,开展运营主管选聘工作,举办大堂经理、运营主管培训工作,完成全省农信社柜员等级评定工作以及建立晨会“开讲”制度,有效规范了柜面操作流程,前移了风控关口,实现了以学习促规范,以规范强队伍的整体工作目标。在制度管理方面,围绕流程银行建设目标,按照“流程便易化和服务便捷化”的原则,不断简化、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先后制定了22项操作规程,修订了38项操作规程,实现了柜面业务操作的全覆盖、无死角,迈出了统一操作流程、统一授权方式、统一运营管理的新步伐。
同时,山西省联社建立考评体系,合理设置考核标准,从队伍建设、风险防控、内控管理、日常事务、其他事项等五个方面,科学开展年度目标考核评价,不断助推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以“转型发展”为抓手
延伸服务链条
今年以来,山西省联社进一步巩固创新成果,总结创新经验,加快创新步伐,探寻创新路径,不断优化柜面业务系统,实现了“延时支付”“借贷转账(延时)”等七项系统功能的升级改造工作,有效规避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了农信社和客户的资金安全,还完成了芯片存单“便易贷”第一期产品的研发、培训及运行工作。截至目前,试运行的11家行社共发行“芯片”存单4495张,单笔最高金额3000万元,累计金额7.05亿元。芯片存单“便易贷”的推广应用,不仅提升了存单的安全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而且丰富了精准扶贫惠民业务品种,增强了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山西省联社还完成了对全省4675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升级改造工作,提供流动服务车服务1598次,累计办理业务58288笔、金额1.11亿元,不仅拓宽了农村金融阵地,落实了精准扶贫战略,而且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业务,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政策带来的红利。
以“安全发展”为保障
筑牢风控堤坝
在安全发展方面,山西省联社以“四强化,四防范”为工作目标,不仅完善了风控手段,还调整了风控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成功上线“事后监督离线工作站”,有效缓解了电子档案存储设备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将实时预警系统、事后监督系统、非现场系统的数据进行了有效整合、深入分析,并将其结果作为运营管理条线查错除弊、防控风险的主要依据,有效遏制各种违规行为和杜绝各类风险隐患。
同时,本着“以查促整改,以查促规范”的原则,山西省联社按计划组织开展了自助设备联动突击检查、账户管理专项突击检查、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网点检查覆盖面达到了100%,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加大,风险隐患得以有效防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