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扶持项目1800多个 新增总产值超过385亿元

    2013-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超过30亿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

    2016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共撬动100多亿元资金投向为农服务领域。

    2013-2017年,供销总社农发项目累计新增总产值超过385亿元,安排农民就业约47万人,直接带动农户220多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超过235亿元。


 

    本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五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2013-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新网工程”专项资金14亿元,2016年安排19亿元;2013-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超过30亿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

    “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持续投入,使供销合作社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陈旧的经营场所和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传统的经营方式变成了现代的流通业态,农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日用品销售额在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10%,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农村放心消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大大撬动了社会投资。2016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共撬动100多亿元资金投向为农服务领域,其中各级供销合作社资金31亿元,民营和其他资本29亿元,金融机构资本43亿元。

    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则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依托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围绕果蔬、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蜂产品、棉花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建成了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基础设施和为农服务项目,增强了其带动能力,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据统计,2013-2017年,供销总社农发项目累计新增总产值超过385亿元,安排农民就业约47万人,直接带动农户220多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超过235亿元。

    项目资金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资金支持方向和使用方式也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创新。2014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向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个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省重点倾斜。2015年,除试点省外,“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又重点向云南、湖北、陕西、安徽、重庆等省市倾斜,并选择15个省(区、市)支持其开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在使用方式上,2016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创新,资金全部上划至中央本级,注资中国供销集团,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投入至各级社有企业和优质项目,聚焦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惠农工程和土地流转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两个方向。

    供销总社农发项目资金则通过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在不触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涉及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转变的前提下,通过服务规模化解决了家庭经营细碎化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以服务规模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子。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功能,壮大了社有企业的实力,促进了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供销合作社双线运行机制。

    (宗 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