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唤醒了沉睡的人们。在河北省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里,一辆辆卡车正装载着一箱箱新鲜蔬菜等待顾客上门。这些蔬菜中有尖椒、菜花、芹菜等常见菜,也有菠菜、茼蒿、油麦菜、生菜等绿叶菜,品种繁多,蔬菜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新鲜亮泽。此时,前来批发蔬菜的商贩们穿梭于各个店铺之间,认真挑选蔬菜,而批发商们也忙碌地招待客人。经过讨价还价后,批发商立即把货装到商贩的车上。市场里送货的、买货的车辆穿梭不息……
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是承德市供销合作社主办,承德市副食品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市政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着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市场始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3.09公顷。市社先后投资3600万元对市场进行了升级,扩充了交易规模、完善了质量检疫检测和电子交易系统等硬件设施。市场内24小时全天候交易,已成为一个以蔬菜、果品批发为主,其他农副产品批发为辅的综合性市场。
目前,市场年交易量已达到13万吨,交易额达5亿元,供应量达到承德市区总需求量的85%以上,保障着市区30余万人口的蔬菜果品供应。
完善管理 保障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在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其实,作为蔬菜果品供应量达到承德市区总需求量85%以上、承担着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力量,市场一直把食品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承德市副食品总公司总经理汪牧民表示,在借鉴北京、唐山、秦皇岛、张家口等产、销地批发市场先进的运营模式、科学的管理方式基础上,市场从服务功能上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拓展,实行了“一费制”管理,并先后建立起了蔬菜果品检验检测系统、电子安全监控系统、市场产品检测价格显示电子大屏幕、进货索证索票制度、报纸定期公布蔬菜果品行情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手段,为使市民吃上“放心菜”、食用“安全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市场重点建设了快检室,加大了食品安全检测力度。在市场的快检室里,可以看到整整齐齐摆放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天平、离心机、移液器等。这些先进的设备能够检测出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生鲜是否含有瘦肉精和孔雀石绿等成分,入场商户的产品没有合格证明的都要到快检室进行检测。“市政府一直紧抓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按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一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了一个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一批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了一个快检室,力求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安全。”汪牧民表示,进入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同一产地、同一产品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的,该产区的相应品种产品6个月内禁止进入市场销售。
为了响应市政的号召,今年,批发市场按照《河北省农产品市场准入办法》规定,从4个方面对市场管理制度和手段进行了补充完善。市场重新修订并与各经营业主签订了《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了经营业主对经营农产品确保质量安全的责任和在农产品索证索票、建立并妥善保管购销经营台账、商品质量抽检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市场经营的农产品建立了“进货检验、质量抽检、问题农产品召回、不合格农产品处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项规章制度,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为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到岗、商品质量监控到户、问题商品追溯到人,市场在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环节的业务对接上实行了《蔬菜检测合格证》管理办法。零售摊点持“合格证”经营,“合格证”上记载经营户经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规格、数量、检测结果、购销流向”等商品物流信息,使购买者一目了然,做到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发挥流通优势 平抑物价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承担了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重任,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趋势的需求。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与零售环节的对接中都做出了有益探索,有的直接与零售环节对接,有的自己开始建立零售终端,缩短了批发到零售之间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也为整个农产品流通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
在这方面,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也进行了不少尝试。
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市场的果蔬除来自外埠市场产地外,主要是与市内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产销对接,保障了70余种蔬菜的供应。同时,利用供销合作社综合优势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仓储物流、农产品检测等服务,并利用市场大数据信息,为农民合作社提供风险预警及种植结构调整建议等。这既促进了农民合作社稳步发展,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滦平付营子和兴隆大杖子两个乡是河北省的蔬菜主产区,蔬菜产业占据乡镇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农民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蔬菜生产一直延续的是传统种植模式,生产周期长、蔬菜品种少、科技含量低、信息传导慢,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农民很难规避经营风险。农民合作社与批发市场建立产销对接后,根据市民餐桌需求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大减少了蔬菜生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滦平富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优化蔬菜种植中,还加强了与邻近12家养鸡大户的联系,把有机肥改为施用鸡粪,不仅提高了蔬菜品质,蔬菜产量也比去年增长了10%—15%。
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承德市供销合作社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在市中心7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镇建成平价蔬菜直营店30家,每年蔬菜销售量可达6000吨左右。
蔬菜直营店正式投入运营以后,由于销售的所有蔬菜全部由市场直接进行配送,并实施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差价控制、低价运营。为了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每天有市场调查员对当地主要超市及早市等市场所售蔬菜的价格进行调查。比较之后,坚持低于以上市场价格10%确定直营店零售价格。“个体蔬菜销售摊点、门店乃至市区最大的裕华路菜市场均依据和参照蔬菜直营店的价格进行定价和销售,降低和稳定全市菜价,使全市蔬菜市场剧烈波动的现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汪牧民表示,蔬菜直营店已成为全市菜价的稳定器和风向标,批发市场的供应储藏等综合调控功能功不可没。市场的储备仓库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也可以及时通过直营店向市民投放平价短缺品种农产品,从而达到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效果。
今年9月底,由承德市政府于2015年2月与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签订的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主要针对大宗鲜活农产品的仓储物流及初加工,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是承德市及周边果蔬产品集散地,蔬菜直营店是为本地市民提供新鲜、优质、平价蔬菜的零售店,三者各有优势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以承德为中心、辐射京津的区域性农产品流通网络。”汪牧民表示,在未来,市场还将承担更多的流通任务,力求为丰富河北及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贡献一份力量。
名片
汪牧民
河北省承德市副食品总公司总经理
记者: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索证索票制度有什么作用?
汪牧民:索证索票制度是指进入市场的交易车辆必须持供货商提供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随货通行票据,票据载明农产品名称、数量、产地、产出时间等。市场为进场农产品提供检测服务、制发检验合格证,保障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商户对外销售农产品时也要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随货通行票据、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做到货品去向明了,方便追溯源头,出现问题及时查找供货商及产地数量等。
记者:批发市场直接配货给直营店,在平抑物价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汪牧民:没有设立蔬菜直营店以前,市区菜价难于有效调控,批发市场与零售环节之间进销差价过大,一些个体摊点蔬菜销售加价率最多高达150%。市区30个蔬菜直营店开业以后,将主要力量集中在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和满足市场供应上,重点控制进销差率,设立价格监督台,公布价格监督电话,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到现在,市区内大路蔬菜品种进销差率一般在30%—40%之间,个别紧俏蔬菜差率最多不超过65%。若按降低10%进销差率计算,每公斤平均降低0.30元左右;每天减少承德市30万居民消费的60%计算,减少支出2.7万元,年减少支出近上千万元。
记者:市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汪牧民:一是公平的交易环境,绝不存在市场欺压、乱收费等情况;二是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向新进入市场的商户提供销售渠道、农产品检测服务,1个月内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用;三是花样不断的促销手段。如在西瓜销售旺季,市场都会举办西瓜节。通过各种促销活动让利吸引消费者,从而提升市场的人气,也提高了消费者对市场的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