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代农信人的独白

浙江衢江农商银行 舒 斌

    六十五年的历史长河

    有风雨,也有彩虹

    六十五年的漫漫岁月

    有光荣,也有梦想

    六十五年不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转瞬即逝

    六十五年不短

    它流逝的是三代农信人的青春岁月


    我是老舒,1956年,我作为第一批员工进入农信社工作,那时的农信社规模很小,工作环境艰苦,办公场所就在当地生产队的一个破屋子里,昏暗狭小,一张木桌、一条凳子、一架算盘、几册账本、一个挎包、一个人,就是一家“农村信用社”的全部家当。我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这里,直至退休,可以说是见证了信用社发展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那时候很困难,没有交通工具,没有自行车,更没有汽车,每天都是靠步行,背着挎包,顶风冒雪,走千家,访万户。入股、存款、放贷、收息,金额大多是几元几角。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却感到充实,因为我所做的这一切能为老百姓带去便利,带去希望。这也就是后来大家所说的“挎包精神”吧,也正是因为特殊艰苦的环境,铸就了老一辈农信人勤劳、朴实、正直且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我想这才是激励几代农信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宝贵财富。


    我是大舒,1989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机缘巧合,也进了农信社,做了领导的驾驶员,这一开就是23年。

    虽然没有直接从事信贷岗位,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领导“上山下乡”,了解农户的需求:农村、城区、山区,大路、小路、山路,90万公里路,我走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走过了农信扎根本土、做小做散的建设之路,走过了农信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普惠之路,每一条路,都与“三农”紧紧站在了一起。

    我有幸见证了农信史上一幕幕精彩的体制改革大戏,一幅幅精彩纷呈的发展美景,她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是为了更好地化茧成蝶。希望浙江农信,越变越强!


    我是小舒,2010年,我有幸加入浙江农信,正式成为了我们家第三代农信人。

    2016年,我走上了信贷岗位,父辈的“三农”情怀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农民贷款像存款一样简便”的服务理念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深入基层,深入网点,深入客户,为“三农”带去最新的支农措施,给予他们最贴心的资金支持,像我的父辈一样,始终与“三农”站在一起,共促发展。

    如今,浙江农信的业务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手工走向科技,从“草根金融”走向地方金融领导者,变的是日新月异的产品和服务,而永恒不变的,是浙江农信扎根农村的决心,支农惠农的恒心,更是我们祖孙三代对农信事业的忠诚和深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