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库存现金是为满足日常客户存取周转需要,库存现金作为非盈利资产,不能为银行带来任何收益。库存现金过高,会降低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营业成本;而库存现金不足,又会带来流动性问题,对银行信誉构成巨大风险。因此,如何在保证支付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是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库存现金管理的难点主要有:点多面广,现金使用量难以估计;农村市场对现金的需求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农商银行对库存现金管理上不够重视。
针对上述难点,笔者认为,做好库存现金管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一是借助各种会议、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在营业场所摆放宣传资料和LED进行滚动宣传,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进行现场指导与咨询。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财务人员、个体经营户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培训,通过介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便捷支付手段,提高农村企事业单位使用电子支付等现代化支付渠道的比例。二是利用网点柜员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网点柜员可充分利用农商银行特有的“人缘、地缘、血缘”优势,向客户多宣传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E百福等。同时,对一些不会使用的客户进行现场指导,使客户了解使用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好处。三是有技巧地了解客户资金的用途,对可用转账、电子渠道办理的支付结算业务,积极引导客户到柜面办理业务,在减轻柜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节省了库存现金的备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提升库存现金限额管理的精准度。一是各基层网点要重视现金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性地了解网点的库存限额情况,根据网点的存款规模、业务情况,精确核定库存限额,并将库存现金管理的精确度与网点年终考评相挂钩。二是提高网点现金需求的预测水平。通过加强委派会计大额现金管理培训,强化大额现金支取预约登记、现金监管政策等落地,提高预估现金使用量水平,确保在客户支取时可及时支付。三是总行金库要根据各季节、各节庆日实际,及时调整现金库存,配备足够的现金,并对各券别的票面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拓展非现金支付结算渠道。一方面加快自助机具的布放,在人口密集,又没有营业网点的村镇闹市布设ATM、自助转账等自助设备,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改善农村的用卡环境,在农村超市、商场等,大力推广POS机、村村通等设备,提高电子产品替代率,减轻临柜的压力。另一方面创新服务,为“三农”提供更多的服务品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在不断创新,农商银行要根据自身实际,大力创新服务,增加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服务,尽量降低现金使用量,从而降低基层网点库存现金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