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8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发实施研讨会”上获悉,由中国主导制定的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填补了国际空白,这已是第二项由中国主导制定的缓控释肥料国际标准。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这是继由金正大集团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主导制定的缓控释肥料国际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后,又一项由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
据ISO/TC134、WG1召集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主任刘刚介绍,从2013年9月提交材料,该标准经过近4年时间的反复讨论和修改, 最终在今年1月投票通过, 3月正式发布成为ISO标准,并于今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从质疑到惊讶,再到赞许,中国肥料的技术也逐步得到国际化肥同行的认可。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由中国主导的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是中国肥料实现技术领先的标志,也是中国肥料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充分展示。同时,也充分说明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成功超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标准部副主任蔡彬强调说,标准是生产力和技术的纽带和桥梁,当技术达到一定状态后要推广利用时,必须通过标准来规范。我国主导制定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这一技术上的先进性。
刘刚感慨道:“国外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中国肥料产品和技术了解很少,甚至存在历史偏见。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就是不断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实例举证,向世界展示我国肥料产业技术和制造能力的过程。” 同时,他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肥料标准制定,引领肥料产业发展。
同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魏静说,标准的制定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持,缓控释肥国际标准、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的制定都说明了这一点。国际标准已发布,接下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宣贯和培训,让生产用户包括监管部门对标准有深入了解和认识,并建议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分析。
脲醛缓释肥料与氮肥产业息息相关,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表示,这一国际标准的发布恰逢其时,将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一些国家从环保、绿色角度已开始限制单质尿素的施用,鼓励施用增值尿素、脲醛缓释肥料等。可见,脲醛缓释肥料这一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参与制定标准的单位,金正大集团党委书记张晓义认为,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世界肥料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肥料产业的升级和肥料全球贸易的发展。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也表示,脲醛缓释肥料虽是一个小产业,但其国际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对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同时,对于推动肥料的全球贸易,实现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有深远影响,对我国肥料行业加快“走出去”,布局“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并促进肥料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脲醛缓释肥料是缓控释肥料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商品化的缓释肥料, 2016年我国脲醛缓释肥料产能达100万吨。2010年,我国已制定脲醛缓释肥料行业标准,目前国家标准正在报批制定中。 (张 琴 张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