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利润源泉”如何才能“喷流”

游力桦 贾立宫

    现代物流业被称为继资源领域、人力领域之后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物流成本过高是我国众多行业和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以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为突出标志,国家不断释放出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利好信号。那么,物流行业该从哪里寻得突破口来降本增效呢?

    降本增效

    现代物流必须逾越的“大山”

    有数据显示, 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费用有所减少,但事实上这一比率仍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6.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5个百分点。

    初步测算,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为工业企业节省超过9000亿元的费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超过6500亿元的效益,如此可见,降低物流成本尤为关键。

    有专家指出,运输费用、仓储用地价格和管理成本是目前横在我国物流业发展面前的“三座大山”。据了解,社会普遍认为流通领域的物流成本一般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和物流信息及管理费用组成,其中,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

    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中,运输成本达到了惊人的53.6%。以公路运输为例,我们国家现有将近1200万辆载重汽车,但是却同时拥有722万家货运经营主体,其中,只有一台车的个体运输户占公路运输市场份额的40%,这些个体运输户的信息化相对滞后,致使“车找不到货、货找不到车”的问题十分常见。有统计表明,2016年,我国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依然高达40%,这些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着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高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悉,我国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是造成物流成本高昂的首要原因。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铁路的人均里程不足9厘米,却以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着世界25%的运量。公路运输方面,2016年全年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调1015元,柴油每吨累计上调975元。另据调查,在公路运输中所涉及的公路收费问题也对运输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公路收费中,有部分是不合理的,且收费密度比较高,甚至还有部分非法的收费。这间接导致了货车超载现象的普遍发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怎样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发展这一点上,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没有得到理论的支撑,更缺乏方法论的支持。”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如是说。

    其实,目前在运输方式上,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作业中仍然是以单一的运输方式在进行。虽然许多专业会议都强调要向多式联运方面转变,但在我国,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占整个货运量的比例仍然仅为2%,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却为30%、50%和80%不等,差距太大。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电商发展迅速的特点,物流仓储用地紧缺也成为物流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管理成本同样是物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造成我国物流企业管理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在行业的管理理念上。

    有专家指出,在欧美国家,企业将物流看作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手段和途径,通过物流来优化和丰富产品的功能,提升产品的价值,营造更加完善的用户体验,从而创造更多的效益。

    第四方物流

    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台阶”

    有专家指出,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全能企业。为此,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这样既能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又减少了在仓库和运输等方面的资金占用,加快了资金周转。另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最终实现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目的。

    要形成这种局面,必须协同发展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通过对供应链的有效整合,降低物流的运营成本和固定资产占用率,来提高资产利用率;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作业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的目标,进而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利益。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将对整个物流市场起到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的效果,或可使中国的物流产业焕然一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