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5日,贵州省福泉市供销合作社黄丝江边现代农业示范园“物联网+猕猴桃基地180亩”项目试运行取得成功,标志着福泉市在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控制范围为180亩,总投资150万元,现已完成了五大主体建设。其中包含占地80平方米的二层多功能中心,以及可以实时展示园区土壤墒情、病虫害、实时视频等信息化数据的液晶拼接大屏。同时,建成了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通过电脑和手机同时操作,实时监测猕猴桃基地土壤含水量,监测土壤饱合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等数据,协助调配作物不同生长期适宜的浇灌量;建成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设备和仪表、输配水管网等设备,可通过手机远程自动化控制;建成了远程病虫害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集成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及专家诊断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分析。
通过物联网技术运用,猕猴桃基地比传统生产增产20%,产量达到2500公斤/亩,成本降低20%,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全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并进行质量追溯,一级果率达到或超过90%。90%的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利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保证消费者能吃上最新鲜的果品。
据悉,福泉市社自被列入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依托黄丝江边产业园,以资源优势作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抢抓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机遇,采取高效生态、科技创新、示范带动、信息高地、效益优先的建设方式,使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黄丝江边产业园“物联网+猕猴桃基地180亩”项目的建成,使黄丝江边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有机生产、食品安全追溯、绿色生态循环、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功能。
(杨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