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8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四化同步推进中寻找接续动力
——对做好改革工作的探析与思考
□ 刘育贤

    前不久,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使“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农业发展三大体系包括: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农业规模化服务体系,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的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供应体系,以无害化处理为方向的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均与供销合作社行业紧密相关。尤其是中发〔2015〕11号文件的出台,从根本上回答了供销合作社为什么改、改成什么样、怎么改等问题,为供销合作社再一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供销合作社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供销合作社打造全程社会化服务链条;流通领域的变革,要求供销合作社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供销合作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要求供销合作社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做好改革工作的思路与途径

    提高改革站位。面对改革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改革自觉;要切实扛起亲力亲为抓改革的政治责任,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改革,自觉当好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自觉把改革抓在手上,直面最突出的矛盾,锁定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确保各项改革能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深入研究,找到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

    搞好顶层设计。要坚持统筹谋划,对改革规划方案要充分论证,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要把握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要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要以为“三农”服务为重点,把供销合作社改革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生力军;要以突出流通现代化为重点,把供销合作社改革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要以规范发展农民信用合作为重点,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做好试点先行。要重视试点、选准试点、抓好试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试点的作用,如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要通过试点摸索出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途径、交易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人才瓶颈解决之法。

    狠抓改革落实。要压实改革责任,把抓落实作为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上率下,层层落实;要加强改革协同,推动改革方案衔接、职能部门配合、各方力量统筹,形成合力;要强化改革督察,明确重点,改进方式,切实让改革落地。

    供销合作社在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要围绕“提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这条主线,深化基层社、社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各级联合社等层面的改革,选定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改造基层社,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升现代流通网络,以发展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搭建各级联合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等突破口,进一步落实综合改革总目标。

    做好改革工作的环境与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在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程中,各级相关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抓改革。要科学谋划,靠前调度,增强改革统筹力和协同力。要强化务实作风,对重大改革亲自挂帅、亲自督察,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增强改革落实力。

    鼓励大胆创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改革就没有动力。因此,要认识创新、把握创新、推动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见微知著、动态思考,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做好宣传引导。好的舆论是改革的“推进器”。要通过舆论宣传,唱响改革主旋律、提振改革精气神、传播改革正能量。供销合作社因组织成份多元,资产构成多样,地位性质特殊,存在许多理论界和实践中的是非、犹豫和把握不准的问题,在综合改革过程中,更要注重在舆论引导和宣传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作者单位: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