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8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 布局为农务农新体系
——山西农资集团的转型发展之路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一场硬仗。自综合改革以来,山西农资集团积极投入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大潮中,着眼农业特色,进一步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在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全方位为农服务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探索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用小杂粮叩开大市场

    转型发展需要突破口,而突破口的关键在主打产品的选择。在巩固发展传统农资业务的同时,山西农资集团着眼于山西省小杂粮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对接市场、扩大渠道、创优服务和提档升级,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山西是享誉全国的“小杂粮王国”,小杂粮上下游产业链在山西也最完善。但是,山西的小杂粮存在需求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新的动力跟不上等矛盾。于是,去年9月,山西农资集团成立子公司——农产品公司,将小杂粮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按照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引领作用、集散功能等要求,农产品公司将阳高县作为小杂粮示范地,以基地带农户,以基地促产业,以基地连市场,走上了抱团发展之路。

    农产品公司通过发挥基地优势,辐射带动了本县及邻近县、市的玉米及小杂粮生产和销售产业。同时,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对小杂粮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及时上马了一套年可加工各种小杂粮5000多吨的设备,推进了小杂粮就地加工转化。

    马天亮是阳高县马家皂乡安家皂村农民,也是阳高山农禾专业合作社社员。他说:“现在跟着合作社干,一年能收入近5万元,这在全村也是数一数二的。”而周边30多个村庄的农民也深深感受到,“傍”上山西农资集团,种地更有底气了。

    依托这些优势,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运作,湖北宜宾、河北张家口、辽宁大连、四川泸州等地的大户订单纷至沓来。眼下,农产品公司把眼光瞄准更大的国际市场。“不只是韩国、日本这样的近邻,就连意大利、荷兰、印度、法国、瑞士、英国等地的客商都对我们的小杂粮抛出橄榄枝。”对于未来,农产品公司经理牛润山胸有成竹。

    农民有钱赚  企业才赚钱

    打造惠农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庄稼医院,提供菜单式、保姆式系列化服务……从传统农资“供应商”向现代农业综合集成“服务商”转型,山西农资集团稳扎稳打,交出漂亮答卷。

    把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具有生产、供销、信用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山西农资集团践行综合改革的创新尝试。

    “究其核心,就是向下延伸产业链,从‘赚农民钱’到‘帮农赚钱’,最后和农民一起赚钱。”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杨深谙其中道理。他坚信,农民有钱赚,企业才有钱赚。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也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山西农资集团的惠农服务中心建设由此而来。“如果说农产品公司领办农民合作社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那么,成立惠农服务中心就是为解决地怎么种而开出的药方。”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高峰如此总结。

    惠农服务中心的职能涵盖测土配方施肥、农资商品直供、农业科技培训和土地托管等。惠农服务中心还结合现有资源,在基层打造了一批惠农服务站,延伸服务的“毛细血管”,真正帮农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今年,山西省将新建45个惠农服务中心、272个惠农服务站。

    与惠农服务中心配套的是庄稼医院,这是为农服务的“核心处理器”。“兴建庄稼医院,是集团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举措。”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姜世岩介绍,充分借助“互联网+”,庄稼医院真正实现农技专家与农户间点对点连接,实实在在落地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山西农资集团计划在全省兴建1个庄稼总医院、100个庄稼分医院,总预算3500万元。

    构建社会化全程服务体系

    社会化全程服务是山西集团推进改革、转型升级的又一方向。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为农服务需要深耕细做。要想让农民有效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尤为必要。”山西农资集团董事长赵随民有成熟的思路。

    在赵随民看来,山西小杂粮本身就是一篇大文章。农产品公司的成功起步,更加坚定了农资集团对小杂粮经营向高端进军的战略目标。为大跨步推进全省1500多万亩种植面积、200万吨左右总产量的小杂粮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资集团正在全省筹备构建以“四大支柱”为特色的现代化杂粮产业集团,全力实现小杂粮产业提档升级。

    建成后的杂粮产业发展集团将吸纳、联合涉农产业基金、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构建耕、种、管、收、储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农资集团将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瞄准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在全省建设不同规模的杂粮交易市场,形成大宗批发、线上线下、内销出口等供应链体系。组建集科研育种、示范种植、收储加工、商贸流通于一体,覆盖杂粮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成为该省杂粮产业发展领域的“领头羊”,让更多农民在杂粮全产业链中受益。

    (张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