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外卖共同起草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既不会做饭,家里也不能开火,点外卖是最方便的。”来自湖北武汉的上班族陆小姐说。打开手机外卖APP,选择自己中意的食物,下单等候片刻,就能足不出户享受到配送员送来的美味餐食。
走在北京市朝阳北路上,随处可见骑着电动车、穿着工作服的外卖配送员们。他们在大街穿行的身影,印证了当今外卖行业的火热。然而,外卖配送服务市场迅猛发展,也催生出不少问题。
配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配送商品质量不统一、配送人员身份未核实……各种矛盾和冲突表明,外卖行业到了一个亟须步入规范的时期。此时,《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应运而生。
在配送服务机构方面,新标准规定外卖配送机构应具备企业法人资质,配送箱、配送车和头盔等也应符合相关规定;在服务人员方面,要求配送人员年满18周岁,且应对配送人员进行身份审核。
“配送人员每天都要开会讨论当天的注意事项。”美团外卖王府井站站长薛佳佳说,“同时,我们也和公安部门合作,进行员工身份验证。有犯罪记录或者曾被多次投诉的人,我们坚决不录用。”
薛佳佳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外卖箱清洗流程》,该流程涉及工具要求和消毒步骤等,十分详细。他说:“去年就有这个消毒流程了,以后流程会更加细致。”
虽然部分外卖商家已经有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但一家一套标准,千差万别,难以维持整个外卖行业的稳定发展。8月5日推出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正好填补了外卖行业管理制度上的空白。
7月17日,百度外卖发布了“4大标准20条军规”,从平台管理、骑士资质、硬件配置和行为规范四大方面来保障用户的安全。许多外卖企业也制定过本企业的服务标准。
参与起草外卖服务标准的百度外卖副总裁田井泉介绍,《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对配送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如对“预估送达时间”“准时”等概念作出量化规定,推动服务质量的行业升级。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随着监管部门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力度,将促进外卖行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平台提供的服务好坏,将决定消费者选择哪个平台订餐,而这也将是下一步外卖平台“决战”的关键。
(陆培法 周晓洁 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