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京津冀土肥水协同发展规划发布
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本报讯  近日,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土肥水发展规划《京津冀土肥水协同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在京发布。

    《规划》指出,力争到2020年,京津冀三地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有机肥资源化率提高1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田水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将共同推介一批土肥水高效利用示范园区、一批土肥水企业和一批土肥水技术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产品质量过硬的肥料企业、一批特色果蔬产业和一批示范园。积极构建京津冀土肥水基础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土肥水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智能决策服务水平。

    《规划》明确了四大任务十二项内容,从科技创新、产业支撑、生态建设、体系建设四大任务出发,结合京津冀地区土肥水发展实际,提出土肥大数据工程、“智慧土肥”工程、精准施肥管理工程、特色果蔬产业工程、肥料产业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工程、面源污染防控工程、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人才体系建设、项目体系建设等十二项具体内容,开展联合攻关,整合资源技术,探索京津冀土肥水科技合作机制,重点解决京津冀土肥水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推动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业绿色、高效、安全、生态、健康发展。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发布京津冀土肥水协同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三省市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行动和关键举措。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土肥水发展规划,这是对京津冀农业合作机制做出的有益探索,迈出了京津冀农业合作的坚实一步。”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规划》的发布基于京津冀三地资源禀赋及各有的特色和优势,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京津冀区域农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考虑了三地农业及土肥水事业不同现状,在京津冀农业合作框架下更加细化明确土肥水工作目标、责任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据了解,下一步,三地土壤肥料工作站将结合规划的实施,打破思维定式,统筹区域土肥科技优势,进一步增强土肥水发展的整体性和农业发展的持续性,推动土肥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生态建设,努力实现三地土肥水高效发展,为切实推动区域农业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发展,为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宗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