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社眼中的农村新商业体系
解读“供销e家”新思路 构建农村电商新格局
本报记者 白京京 实习记者 沈静

 

    供销电商农产品给城里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全,一种放心;给种植户贴上的是一个品牌,一份收益。

 

    在《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引导电子商务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赋予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编写组牵头人郑敏在8月5日于沈阳举办的农村电商CEO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商市场。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流量红利已经过去,电商发展开始进入“下半场”。着眼农村电商,在高密度的政策文件推动及电商进村示范县“冠名”的拉动下,大量资源涌入农村电商的风口,有的所向披靡,有的沉沙折戟。那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聚焦运行近两年的“供销e家”,“打造全国一张网”的进展如何?未来发展流量从哪里来?成为“农村电商国家队”的目标如何达到?

    引爆合作社经济圈

    8月4日—5日的“供销e家”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暨农村电商CEO论坛上,220多个展位“展无虚席”,600余位业界嘉宾观点深度“碰撞交锋”——“供销e家”“全国一张网”的凝聚力与编织度可见一斑。数据也显示,“供销e家”所秉承的“全国平台搭系统做服务,地方平台抓运营做生意,前台千县千面多样化,后台统一数据统一结算一体化”理念在实践中持续推进。截至今年上半年,“供销e家”已累计建设各级运营中心224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突破23000个,全国申请批复的地方运营平台326个。其中,在线运营PC端184个、APP端132个,在线商品逾7万种,全国注册会员逾300万个,全系统销售规模突破36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实现80亿元……同时,广东英德、天津宁河、湖南桃江等全国各层级地方平台也相继衍生出了不少特色鲜明的业务发展模式。

    以基层网点资源为基础,成为农村电商“主渠道”和“国家队”的道路并不尽是坦途。尤其是在大量电商下沉农村的过程中,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之间逆差大,“工业品下行易、农产品上行难”问题仍然凸显,农民的钱袋子在“瘪下去”和“鼓起来”间不断游移。作为被寄望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的农村电商,如何直击痛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e家”运营模式也在思考与升级。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海涛在论坛上披露了“供销e家”县域“新商业”体系,即“聚焦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网支撑,赋能整合,两端拉动”。

    织造全国“双网”构架

    “供销e家”的县域“新商业”体系,“双网支撑”为解决核心,两端推动为方式方法。

    “双网支撑”使全国与地方成为更紧密相连的整体。“天网”是基于全国而搭建的一整套综合服务IT系统,“地网”则是基于地方平台搭建的线下电商化服务体系。戴海涛介绍,“‘天网’和‘地网’加在一起,形成了各个地方发展电商的生态体系;‘赋能整合’则是基于千县千面,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电商发展的生态,有了‘天网地网’这样的武器,就可以整合本地的传统业务体系,为传统商业提供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以及更加高效的线下集配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节支增收、充分赋能。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加载业务,强化壮大,与行业、与市场共同成长;‘两端拉动’同样得益并依托于‘天网地网’,形成全国各子平台都会有的线上门户入口以及线下的整套网点体系,互相拉动,树品牌、拉流量、做营销。”

    据了解,“天网”侧重于三大板块。一是基于整个供销电商的大数据库,数据库来源于各级运营主体在运营实践中的沉淀,累积为大数据后再反哺各级运营体系,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决策支持。二是技术服务体系,提供金融支付、数据对接等各个地方发展电商体系的必选模块,也包括农资、再生资源等个性化可选模块,各平台可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和业务发展方向进行量身定制。同时,技术服务体系也包括一系列线下门店的运营支撑系统,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三是前端运营平台生成系统,包括各省、市、县的横向电商体系及纵向业务体系,横纵向模块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相互结合运行。如,某一项业务在某一个区域的发展,完全可以让这项业务和这个区域电商进行合作,进行前端平台的相互植入,共同发展。

    “地网”则是基于线下的实体经营服务体系。据了解,“供销e家”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建立1000个以上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30万个以上基层综合服务网点,包括以电子商务方式改造改建300个以上线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规划至少15个以上农特产品电子交易中心、10个以上农产品电商产业园。规划的所有这些线下服务实体,全部都自主运营,这也是整个供销体系千县千面的一个发展特点。同时,“供销e家”将所有线下的经营服务体系进行互联互通,全部链接到“天网”的IT系统里来,让全国各地的各个业务主体连点成线,结线成网,形成全国互联互通的网上供销社,也就是“供销e家”推行的业务模式——“供销社+互联网”,真正实现全国的商品互通、信息互通以及渠道互通。

    点击万亿农村市场

    搭建了“天网”和“地网”,“供销e家”意欲何如?

    “以前做农村电商,不少平台会选择让农村的种养殖户在平台上开个店卖产品,但实际上重要的不是开店的问题,而是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的问题,是如何把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和规范化等环节做好。原来没有电商时,‘公司+农户’运作多由公司来完成这些工作。那在当前电商的大环境下,谁来替代原来的公司解决农产品上行过程中的供应链问题,我认为供销社能发挥重要作用。”郑敏谈道。

    事实上,打造农产品上行的供应链体系也是“供销e家”“新商业”体系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新商业”布局图上,“天网地网”业务体系一目了然,纵向整合全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以及安全优质再次成为核心目标。在此过程中,“供销e家”倾向于以B2B业务为主、B2C业务为辅。比如辽宁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向军队、医院、监狱、学校集中配送团餐,规模和体量同时做大,业务就易形成规模化。与此同时,“供销e家”B2B平台——“供销e通”于8月4日正式上线,致力于通过供销电商独有的仓储物流体系、品控保障体系、金融保障体系、风控体系、价格指数体系等模块,实现小宗大宗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跨区交易,更强调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体系保障。尤其是能够更好解决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把供销体系的优质农产品通过千品计划进行聚集,统一对外输送。

    在打造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各地方平台运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就需要赋能整合。“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做,我们倾向于找本地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把我们线上和线下体系与之共享。只有如此,才能快速抓到业务流量,形成一定的业务规模,让我们的供销电商真正发展起来,而不是止步不前。”戴海涛说。

    与“农产品上行”同步,县域“新商业”体系还将重点打造工业品下行的新批零商业体系。同样,先由“天网地网”的体系打造开始,再针对批零体系的特色,打造智慧分销系统、库内管理系统等线上板块,线下构建集中配送体系。可自营,也可整合本地供应商及县域网点,为其提供成熟的IT软硬件系统,让其成为“供销e家”零售的小前端,参与“供销e家”全国商品的销售活动,在提供更加广阔货源的同时,也会有相应返利。

    此外,“两端拉动”塑品牌、引流量、做营销的预期规划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当拥有了线上的流量门户入口和线下网点地推体系时,两端拉动即为可行。以湖南桃江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在“供销e家”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参展时,展品上都贴了二维码,通过线下的地推模式为线上导流。同时,线上活动也可以为线下活动造势,湖南桃江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线上活动,从6月至8月4日订单量从零可突破两千单。同时,线下客流随之提升。湖南桃江供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球也认可农村线上线下流量双向发展。

    8月9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在《供销e家“国家队”发力农村电商,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静待开拓》一文中指出,“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借力现有电商平台的物流网络,以试点地区经营的方式建立区际农村电商平台,从点到面,由内到外,与供销社合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城市产品开拓新市场,为农村商品拓展新渠道。”也正如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生所说,大家对于“供销e家”的全国定位与期待越来越理性,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商“国家队”仍任重道远。

 

    链接:莱芜农产品在“供销e家”农博会上火了

    8月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电子商务发展联盟、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举办的全国农产品博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参展期间,山东莱芜的鸡肉罐头、勾魂小媳妇、山楂酒、宝葫芦等特色农产品受到追捧,莱芜市的2家电子商务公司与6家采购商签订了订购协议,与11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推动了该市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莱芜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亓希山带队,组织莱城区、钢城区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以及5家企业组团参展。在博览会现场,莱芜农产品,吸引了众多现场顾客和参展商围观、品尝,受到了一致好评。

    近年来,莱芜市社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和动力,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互联网”行动计划,整合系统资源,搭建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构建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推介交易互补联动,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助推传统供销合作社在转型升级中更好地服务“三农”。在市级,成立了智慧乡村电子商务公司,莱城区、钢城区供销合作社分别组建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以电子商务公司为依托,市级成立供销·三辣园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暨莱芜“供销e家”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开通了山东“供销e家”莱芜分站,已有15家经销商及厂家入驻。莱城区供销合作社建立了线下商品展示大厅和义乌小商品供货港,在口镇及直供中心建立了9个农村线下体验店,在苗山等镇建立了乡镇电商运营中心。钢城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镇电商运营中心全覆盖。今年上半年,莱芜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商交易额达到1.2亿元。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