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8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弯弯的永定河(八十九)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说连载——
□ 倪 勤

    1941年春夏之交,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

    春节刚过,形势就显得越来越严峻。各地日伪军征集大量民夫,修公路、建碉堡、挖防护沟、砌防护墙。还派出特务、汉奸,收买地痞流氓,在各村设立监视点,随时报告八路军的动向,实行点、碉、路、沟、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抗日政权的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不时有村干部、县(区)工作人员被抓捕、杀害,八路军活动的区域也越来越狭小。“百团大战”期间出现的火热场面,被敌人以残暴手段镇压下去了。进入6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岗村宁次调集两万多兵力,开始对冀中十分区实行“铁壁合围”。一队队的鬼子伪军,在村庄间、田野里反复搜寻,无处无枪声,无村不冒烟。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在荒野里乱窜,东面遇到鬼子,便麻雀似的折向西面,西面与鬼子跑个碰头,又惊慌地奔向北面。不时有人在枪声中倒下,凄惨的哭喊声弥漫在滚滚烟尘中。王老奎一家也夹杂在逃难的人群里,在野外生活好几天了。

    鬼子扫荡前,王老奎就接到区里通知,要他们这些暴露的村干部、军属等人,及早躲避。王老奎是双料人家,是鬼子汉奸抓捕的重点,自然应该早做提防。王老奎深知事态严重,便悄悄知会了铁牛、二愣等独立营战士的家属和水生的老婆,让他们早做准备,一有风吹草动,赶紧离家。又找到贾知达,说他是保长,又和毛利有那么一层关系,估计鬼子不会太难为他,但也要注意安全,能躲就躲,能闪就闪,并吩咐他密切关注村里人的动向,特别是孙秃子父子和金宝、金贵的举动。然后让家里人多烙些棒子面火烧,多打些棒子面糊饼,这样的食物干燥,不易馊。又准备了老咸菜疙瘩,盛水的葫芦头。一切完毕,他就腰挂飞刀,白天在大堤顶上放风,夜里带一家人到村北沙岗子里躲避。鬼子的扫荡开始后,香巧抱着吃食、水葫芦找来,说是死活要和他们在一起。

    这天天一放亮,鬼子兵就出动了,一遍一遍的拉网。沙岗子里藏不住,王老奎就搀着徐二婶,王老宽搀着河桩娘,柳芽抱着兴邦,香巧背着干粮,混杂在人群中,和大家一起东奔西跑。躲过一波鬼子兵,几个女人跑不动了。王老奎呼呼大喘着停下来:“这样不行,瞎眼驴似的乱撞,累死也躲不过鬼子。得想个法子。”

    “咱们还回沙岗子里去。”王老奎想了一会儿,断然说。见大家不解,又说:“你们想想,鬼子已经在那里搜了好几遍,认为把人都轰出来了,也就不会注意那里了。咱们现在返回去,能得到短时的歇息。再说,那里离河沿儿近。咱的吃食不多了,夜里可以回家去拿点儿。”

    香巧第一个赞成:“老奎大叔这个主意好,这叫灯下黑,最安全。”

    其他人见香巧这么说,也都同意。

    一行人躲躲闪闪溜进沙岗子,已是天近傍晚。王老奎安排女人们在一个沙窝的矮树丛里吃干粮,自己和老宽爬上岗顶。

    “枪声响了好几天,也不知河桩他们怎么样了?”

    几天几夜枪炮声不断,河桩怎么样了?独立营怎么样了?王老奎心里一点底也没有。面对弟弟的询问,他无话可说,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俩人沉默的时候,香巧爬上岗来。

    “也不知小鬼子要扫荡多少天,这东奔西跑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带的干粮也快吃完了。”王老宽满腹忧愁。

    “小鬼子打不死咱,咱就得好好活着。咱活着,就是对河桩最大的支持!”王老奎硬气地说,“没吃的不要紧,一会儿我回家去,弄点儿回来。”

    “这么多鬼子,你一个人去哪成?要是有个好歹,咱家就没主心骨了。我跟你去!”王老宽说着就站起身。

    “你不能去,”王老奎摆摆手,“你得照顾家里人。尤其是兴邦,不能有一点儿闪失,那是咱们的传家之宝!”

    “大叔,我跟你去。我年轻,腿脚利索。”

    王老奎看着香巧,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王老奎和香巧两人走出沙岗,涉水钻进苇塘,在苇塘边静听了一会儿,见无动静,便弯腰穿过开阔地,摸进村子。还隔着半条街,王老奎就看见了家中的火光。

    “大叔,着火的地方好像是你家!”香巧悄声说。

    “大叔,你家是回不成了,去我家吧。我还有几斤棒子面。”

    香巧从地洞里掏出半小袋棒子面,让王老奎背着,自己又把院里种的小红萝卜拔了些抱上,悄悄出了村。

    太阳刚钻出地平线,鬼子就出动了,满地里又是一片人喊马嘶。人们也许是看到沙岗子里安静,一窝蜂地向这里涌来。王老奎说声不好,这里呆不住了。话音刚落,一发炮弹打来,炸起一颗高高的烟柱。紧接着,无数炮弹倾泻而下,沙岗里顿时烟尘弥漫,辛辣的硫磺味呛得人喘不过气。兴邦尖锐地哭叫起来。一颗炮弹落在人群中,炸得血肉横飞。柳芽慌忙用手遮住兴邦的眼。王老奎招呼着一家人冲出烟雾,胳膊上已被弹片划了个大口子。跑进树丛,大家停下喘息,徐二婶才发现王老奎满胳膊是血,两腿一下软了:“老头子,你这是怎么了?”

    一家人闻讯,立刻围过来,惊惶地问这问那。

    王老奎咬着牙,故作轻松的笑笑:“不要紧,擦破点儿皮。”

    柳芽从兴邦的小被儿上撕下一条布,香巧接过来,麻利的给王老奎包上。正在这时,旁边有人喊:“鬼子来了!”

    一群黄乎乎的鬼子兵挺着刺刀,从树林西边钻进来,钢盔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人们慌忙往树林东侧跑,不想东面也被警备队堵住了去路。王老奎暗叫完了,伸手从腰里拔出飞刀:“兔崽子们,今儿个爷爷跟你们拼了!”

    王老宽见状,也把飞刀从腰里抽出来。

    “二弟,你保护她们几个,我在前面开路。就是今儿了,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还赚一个。”

    正在危急之时,一群穿灰军装的人冲进树林,先向后面的鬼子扫射一阵,然后朝乱哄哄的人群喊:“乡亲们,我们是八路军独立营,快跟着我们往外冲!”随后,便风一般跑到前面去了。

    王老奎一家听说是独立营,都站住了脚,睁大眼睛往队伍里看。柳芽首先惊喜地叫起来:“河桩,那个是河桩。”

    王老奎让老宽搀起河桩娘,又朝大家喊:“乡亲们,独立营来救咱们了,快跟着往外冲啊!”

    独立营撕开一道口子,猛虎似的往两边冲打,掩护老百姓突围。支撑一阵,跑进另一片树林,没了踪影。

    王老奎一家跑出包围圈,随着人群在旷野里奔逃。前面喊叫声又起,一队鬼子骑兵飞驰过来,高大的洋马在灌浆的麦地里任意践踏,锃亮的马刀不停地在头上摇晃。人群又大乱起来,无头苍蝇一般乱碰乱撞。鬼子骑兵突入人群,马刀不断起落,人们惨叫着,接二连三倒在血泊中。

    王老奎拉着徐二婶没命地跑。一直跑进附近的麦地。

    “人呢?他们人呢?”徐二婶蹲在麦地里,把头探出麦梢儿,惊慌地叫起来。王老奎这才发现,老宽他们一个也没跟上来。此时,田野里已趋于平静,重重的暮岚下不见一个人影。

    一家人跑散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