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我国南方双季晚稻主产区生产特点,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联合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晚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促进晚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健康发展。现就主要针对水稻的田间管理作出说明:
合理施肥。提倡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一般有机肥料和复合肥用作基肥,在整地前采用机械施肥机施入,经耕(旋)耙施入土中。钾肥按分蘖肥和穗肥各50%施用;氮肥按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比例施用。
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灌溉模式。机插后活棵返青期一般保持1-3cm浅水层,秸秆还田田块在栽后2个叶龄期内应有2-3次露田,以利还田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释放,之后结合施分蘖肥建立2-3cm浅水层。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采用稻田开沟机开沟,及时排水搁田,通过多次轻搁,使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挺起,叶色显黄。拔节后浅水层间歇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态。开花结实期采用浅湿灌溉,保持植株较多的活根数及绿叶数,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与粒重。
病虫草害防治。提倡选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及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实施精准施药,减少污染。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果,遏制重大病虫暴发流行危害,实现“虫口夺粮”。
草害防治。在机插前1周内结合整地,施除草剂一次性封闭灭草,施药后保水3-4天。机插后1周内根据杂草种类结合施肥施除草剂,施药时水层3-5cm,保水3-4天;有条件的地区在机插后2周采用机械中耕除草,除草时要求保持水层3-5cm。
针对不同经营规模、不同地块大小,因地制宜地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喷杆式或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连片成方的规模种植,可采用自走式高地隙高效植保机械及飞机进行统防统治;丘陵山区及分散小地块,自走式植保机械下田困难、频繁调头轮辙压苗,可选用小型无人机或担架手持式高效植保机械;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主要以担架手持式高效植保机械为主。
(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