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多酚:衡量茶饮料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茶饮料高举“健康牌”,称其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迅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角”之一。然而,多数茶饮料产品名目不清,外包装配料表上显示的配料五花八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在超市的饮料柜台上,可以观察到的茶叶茶饮料品种多达数十种,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外,还有铁观音、大麦茶、茉莉香茶、菊花清茶、冬瓜茶、水果茶等。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如果一款茶饮料中的茶叶成分多,那么自然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就会高。在茶饮料国标中,茶多酚是衡量茶饮料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

    按照《茶饮料》行业标准规定,外包装上要明确标示产品是“茶汤饮料”还是“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还应标明是“浓茶型”或“淡茶型”,是“无糖”型或“低糖”型等。但大部分茶饮料只是笼统地标称为某某茶饮料或某某味茶饮料,具体的类型并没有明确区分,因而茶叶含量也就不得而知。

    据了解,真正的茶饮料是以茶叶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保持茶叶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茶多酚在饮料中所占比例一般为0.02%至0.4%。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还是花茶,茶饮料里都应该含有茶多酚;可是,在大部分茶饮料的配料表上都找不到“茶多酚”的字样,取而代之的却是某茶茶叶、某茶茶粉、某茶茶坯等多种说法。凡是茶饮料所含的茶多酚低于该比例的,都不能称为茶饮料,而且生产厂家必须在饮料包装上明确标注茶多酚含量,否则将禁止入市。

    消费者虽对茶饮料情有独钟,可并不了解茶饮料的分类以及茶叶成分标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年来茶饮料风靡,有些厂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拿茶作秀,生产的茶饮料仅仅是香精、糖精和水的勾兑物,导致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不合格,使茶饮料所应具有的降低胆固醇、利尿、解毒等功效削弱或丧失。建议大家在选购时,最好到正规商店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注意产品的标签标识,茶饮料的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制造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花茶应标明茶坯类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一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