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7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是农民的贴心人
——记山东省嘉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胡立元
□ 赵庆余

胡立元在田地里视察玉米生长情况。
胡立元(右)在大棚里视察种植情况。
胡立元视察农机作业情况。

    人物档案 

    他曾是乡镇管区的胡书记,也曾是镇政府的胡镇长。2004年,他来到了供销合作社。从此,他有了多重身份:供销合作社主任、辅导员、配肥师、庄稼医生……不管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心系百姓;不管工作中有多少困难,他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他的带领下,嘉祥县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了一批农民合作社,初步构筑起了一张县、乡、村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在他的带领下,把为农服务中心建成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如今,他又开始探索农村电商,为农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他,就是山东省嘉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胡立元。

    他曾经是乡镇管区的胡书记,也曾是镇政府的胡镇长。2004年,他一脑门扎进供销合作社,开启了他与供销合作社十多年的情缘。从此,他又多了许多个身份:辅导员老胡、配肥师老胡、庄稼医生老胡……他,就是山东省嘉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胡立元。

    把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

    “合作社来了个辅导员,可帮了我们合作社的大忙。”嘉祥县天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改青感激地说道。2013年,嘉祥县社依托各基层社领办创办了一批农民合作社,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服务。

    万事开头难。针对合作社运营之初管理不规范、服务带动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胡立元率先垂范,带领业务科室人员到合作社无偿兼任辅导员,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运营等方面指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像胡主任这样的农业服务行家,我们合作社花钱都请不到,他却无偿给我们搞服务。病虫害需要防治了、收获需要协调农机了,只要一个电话,胡主任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谈起合作社的发展,薛改青三句话不离胡立元。3年来,在胡立元的悉心指导下,天成合作社运营越来越规范,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先后被评为县、市、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在天成、联润、农家人等一大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带动下,县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发展逐步规范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领合作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胡立元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区域内运营比较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组建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015年底,嘉祥县社实现了乡镇区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最终获编办批复成立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承担起指导全县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等服务职能,初步构筑起了一张县、乡、村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为土地托管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依托县、乡、村三级网络推进土地托管服务的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土地托管中,胡立元尽量把更多的实惠带给农户。在农资直供环节,针对单个农民,他通过全市农资联采直供渠道,直接对接农资生产厂家,规模化联合采购降低农资价格,每袋化肥低于市场价20元左右;针对流转土地面积达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对其地块进行取样化验,并根据测土数据进行智能配肥,以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测土配方肥不仅能够帮助农民减少20%化肥使用量,还能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可谓一举两得。在病虫害防治环节,传统人工防治效率低、易造成施药人员中毒,每亩人工费加上农药成本费高达18元。为此,胡立元又引进了无人飞行器。飞防具有雾化好、覆盖全面、喷洒均匀等特点,综合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人工防治。在防治费用方面,飞防作业每亩收取服务费13元,每亩可助农节支5元。胡立元细算下来,全托管农民一亩土地,一年可帮助农民减少生产性支出70元左右,同时亩均可增产粮食20公斤。

    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安个家

    熟悉胡立元的人都知道,他有3大件:上半身穿的西装、下半身穿的运动裤和手里拿的笔记本。用老胡自己的话说,上身穿西装是因为经常要给农民“讲两句”;下身穿运动裤是为了方便迈开腿到地头走两步;笔记本则是为了随时记录农户的所需所求。

    在胡立元的细心帮助下,土地托管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实践中,胡立元也意识到,粮食“晾晒难、仓储难”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土地托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打破发展瓶颈,胡立元开始布局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安个家,让农民在农忙的时候靠得上、农闲的时候愿意去,真正建成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2015年建成运营的万张为农服务中心,设置了综合服务大厅、农资储备库、农机存放维修车间、农民培训中心等服务设施,购置了测土配肥机、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塔等机械设备,为周边十几个村的两万余亩耕地提供从种到收全产业链的托管服务。

    服务最紧缺的就是人才,胡立元带领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2016年,有6人完成了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7人考取了庄稼医生证、8人考取了测土配肥师证。

    “万张为农服务中心建在我们村,供销合作社真是给村里干了件大好事。”马海村村主任马新民高兴地说,“村民把地交给服务中心托管后,再也不用操心了。该打工的打工、该忙生意的忙生意,不愿出去的还能到服务中心干活挣点外快。农闲时,老胡经常组织村民到服务中心转转,一起看看文艺节目、学学农业技术。现在,村民都把服务中心当成自个家一样。”

    搭建农产品销售“便利桥”

    农产品销售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一环,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一环,也是让老胡最伤脑筋的一环。能不能帮农民“卖个好价钱”直接关系到全年生产服务效益和老百姓对土地托管的认可程度。

    要想“卖得好”,既要组织本地农产品规模化销售,又要解决农产品购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结合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各地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的有效做法,经过深入调研分析,胡立元认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发展电商最有效。可是,问题来了。作为一个“老供销”,对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业务非常熟悉,但是对电子商务却知之甚少。从零开始,他带领着嘉祥供销合作社人再启程。

    说干就干,老胡召集了农产品公司及部分基层社共同座谈,组建了嘉祥阳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按照“地产地销、同城配送”的模式,探索发展农村电商。起初,由于平台维护费用大、配送成本高等原因,进展缓慢。胡立元及时调整了运营策略,借助上级社的政策支持,对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平台,开通了嘉祥县域“供销e家”平台,通过县社系统已有的渠道实现了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他相信,随着“供销e家”平台知名度越来越高、受众人群越来越广、基层网点信息化改造越来越完备,农产品的销售肯定会越做越好。

    作为一个供销合作社人,老胡始终坚信:服务“三农”,供销合作社大有可为。但是,服务之路任重道远。供销合作社要通过完善组织服务网络,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搭建为农服务平台,把更多的责任扛到肩上,这样才能让农民信得过、靠得上、离不了。

    试验田中,胡立元抬眼望去,经霜后墨绿色的麦苗安静地享受着冬日的暖阳,为明年返青默默地积蓄着力量。胡立元相信,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的征途上,也必将迎来自己的锦绣前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嘉祥县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